連日來,我市遭持續強降雨襲擊,各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隨著氣溫升高,病菌傳播風險加大,衛計部門迅速行動,把確保全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衛生防疫放在防汛衛生應急工作的首要位置,恪盡職守,確保有洪水的地方就有醫療保障,有災民的地方就有醫療保障,有搶險隊伍的地方就有醫療保障,全市5000余名“白衣戰士”用責任和擔當筑起“大災之后無大疫”的堅強防線。
防汛救災顯擔當。風雨中,在四海湖、五四湖、三山湖等險工險段,市衛計委、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轄區鄉鎮衛生院、計生辦干部職工沖鋒在前,參與防汛搶險,組織生產自救;烈日下,在車灣大堤小車灣段、粑鋪大堤的簡易哨棚里,衛計人24小時值守,不間斷巡堤排險,確保防守地段不出問題。
醫療救治勇向前。在市衛計委督導下,各醫療機構開辟汛期“綠色通道”,備足備齊急救藥械。市級醫療單位組織的應急醫療救援隊和各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每天堅持深入一線巡診,為防汛救災人員和受災居民及時開展醫療救治并發放應急藥品;為臨時安置的受災居民進行身體檢查,開展健康教育和送醫、送藥服務,指導群眾吃放心食物、喝安全飲用水。
衛生防疫實打實。市疾控中心、市衛計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深入受災居民區、臨時安置點,進行藥物噴灑、殺蟲消毒、水質監測,指導無害化處理。市血防所將血防健教知識送到防汛一線,做好疫區急感防護,指導涉水人員落實預防性服藥、涂藥舉措。各鄉鎮衛生院建立應急預案,公共衛生服務團隊日夜奔走在防汛、抗災、防病路上。
駐村隊員在行動。在精準扶貧駐點村,衛計系統第一書記參與值班值守、核災報災、生產自救。駐涂家垴鎮天山村第一書記吳劍君、上魯村第一書記童勁坤既是指揮長、又是戰斗員,堅守崗位半個多月,查危房、找隱患、除險情,協助村干部做好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參加高橋河大堤抗洪排險、組織村民開展生產自救。駐東溝鎮劉河村第一書記王戈飛,與村里的41人突擊小分隊一起,日夜值守在廣家洲大堤小南湖堤段,白天加固堤岸,夜晚巡堤排險。
大災之中顯天使大愛。目前,全市衛計系統已出動巡回醫療隊121支,參與醫療救援醫務人員1441人次;組建衛生防病隊146支,參與人員1484人次,累計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0萬份。
本報訊(記者郭愛兵通訊員易莉)13日上午8時,市中心醫院院長陶澤璋、執行院長劉黎明等院領導來到神經內科病房,看望、慰問3名武警戰士,囑咐他們安心療傷。中午,醫院營養食堂準備了營養可口的飯菜,為戰士們“開小灶”。
12日下午2點半,兩名防汛救災的武警戰士由120救護車送到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帶領綠衣隊的急救員迅速上前,將他們迎接護送到急診室。當時,兩名武警戰士意識模糊、肌肉痙攣、處于昏迷狀態,被迅速轉移到ICU重癥觀察室。經過降溫、補充電解質等處理,40分鐘后,兩名戰士逐漸恢復意識。
3點20分,3名武警戰士由兩輛救護車送來醫院,被護送到9樓神經內科病房。作為醫院指定的臨時應急病區之一,該科室熱忱接待了3名戰士,為他們一人開了一間病房,方便他們休息靜養,護士們細心為他們取血樣、尿樣、擦身。
經精心救治,5名生病武警戰士的身體已逐漸康復。加強飲用水衛生安全監測
本周,市衛計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陪同省防汛救災工作組,先后對華容區葛華水廠、臨江水廠、鄂城區燕磯水廠、楊葉水廠、梁子湖區水廠進行衛生監督檢查,對進廠水源及出廠水質各項指標進行認真檢測,確保汛期飲用水衛生安全。
近期,市衛計綜合執法局加大對全市汛期飲用水衛生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和檢測頻次,特別加強對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巡查,監測結果每日在衛計委網站進行公示。同時,加強汛期飲用水衛生安全知識宣傳普及,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生活飲用水衛生意識,確保農村生活飲用水的衛生安全。并要求供水單位做好汛期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制訂應急預案,及時排查飲用水衛生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衛生安全和身體健康。
“雨臺山自來水廠出廠水:色度14,渾濁度1.0,無異臭、異味,無肉眼可見物,余氯0.33……”13日的水質檢測報告顯示,目前城鄉管網末梢水水質良好,監測結果均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市民可放心飲用。血防知識送進軍營
11日上午,市血防所組織人員赴武警8680部隊臨時駐扎的鄂州職業大學營地,為防汛救災官兵上血吸蟲病防治健康教育課。
針對大部官兵來自北方非血吸蟲病流行區、血防知識匱乏的特點,該所宣教人員就我市疫情全部在長江沿線江灘分布,梁子湖、三山湖、四海湖等內湖不存在疫情等流行現狀和近年連續多年未出現新增感染病人的治理成效進行了認真講述;從血吸蟲病傳播環節、感染方式、臨床表現、預防措施和應急防護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防治知識和技術培訓。
市血防所與隨軍醫療隊議定了疫區防汛與血防防疫聯動機制,并為他們送去防蚴靈等防護藥物100瓶、《汛期血防治知識問答》宣傳海報、防治病連環畫、宣傳折頁等健教材料500余份,培訓衛生醫療人員近30名。東井大堤上的“流動醫生”
“醫生,我的手紅了一大片,有什么藥可以用嗎?”“醫生,我眼睛紅了,有眼藥嗎?”……近日,在沼山鎮東井大堤上,除了亮眼的迷彩軍裝,人們還經常看到來往的“白衣天使”———沼山衛生院的醫生們。
汛期以來,梁子湖水位居高不下,猶如一把利劍懸在頭頂,直接威脅著堤內1.5萬畝良田及近2萬群眾安全。梁子湖區東井大堤防汛指揮部成立以來,沼山鎮衛生院迅速在指揮部成立防汛衛生室。衛生室將周一到周日的值班醫生聯系方式制成表格,發到堤上8個哨棚,只要一個電話,值班醫生便騎著電動車趕到為人們診治,被親切地稱為東井大堤上的“流動醫生”。
據了解,東井大堤防汛衛生室成立以來,共計巡診400余人次,免費發放價值5000余元的清涼油、十滴水、人丹、皮膚消炎藥及多種防治中暑藥品。與此同時,衛生室每天早晚都有兩名醫生在各哨棚周圍噴灑84消毒液、除蚊劑等進行消毒、殺蚊。中午吃飯休息時間,衛生院醫務人員會到各哨棚巡查衛生狀況,發放洪澇災害衛生安全知識手冊,交待大家注意飲食安全及環境衛生,特別是要將生活垃圾及時收集處理,保持哨棚內外整潔衛生,以免孳生病毒及蚊蠅。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