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荊州網站>專題資訊
團山寺鎮衛生院成立特困醫療救助基金 ——探索特困群眾免費醫療
2018-01-21 10:27:34   來源:今日湖北網

今日湖北網訊(記者劉英  通訊員劉真宏 張旭為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在新醫改中用于擔責,全面圍繞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更好的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保障,團山寺鎮中心衛生院成立了特困醫療救助管理辦法,對特殊貧困群眾住院就醫實施免費醫療救助,讓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新醫改帶來的實惠,進一步改善民生,提供群眾滿意度。

落實救助政策,統籌協調推進

全面落實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完善職工補充醫療保險措施,整合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全面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切實發揮特困救助作用。進一步整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民政大病救助、應急救助保障資金,統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機制,進一步明晰各種保險各自的功能定位,密切協同,緊密聯系各項保險,迸發出“保大病、兜底線、補短板”的共同合力,對特困群眾實行政策傾斜,有效地發揮各項醫療保險,尤其是大病保險的功能和作用。在鞏固完善城鄉居民保險制度基礎上,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新農合籌資能力、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情況等因素,調整籌資標準和支付比例,實現特困群眾免費醫療的目標。

優化救助方案,嚴格基金管理

特困群眾免費醫療,旨在為當地特殊貧困貧困群眾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在新農合報銷、大病救助補償之后,需由個人承擔部分均納入救助基金支付體系,切實解決城鄉特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返貧、致貧問題。為此,團山寺鎮衛生院聯合鎮委、鎮政府發起,鎮民政辦、合管辦組織實施,成立了《團山寺鎮特困醫療救助基金管理方案》,確保特殊困難群眾免費就醫有效落實。一是保障基金來源,由鎮委、衛生院共同出資,通過組織募捐、接受愛心捐贈等方式,確保每年救助基金為五萬元。二是明確救助對象,救助對象為持有《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農村“五保”供養證》的城鄉群眾,及其他重大疾病、突發急病貧困群眾等特困優撫對象,并逐步擴大救助范圍,增加受益群體。三是規范申請審批,實施救助對象年度申請制,先填寫《醫療救助申請表》,由村委會初審蓋章,整理報銷資料,并爭取入戶調查、鄰里訪問及信函登記等方式核實救助申請人的醫療支出和家庭經濟狀況。四是嚴格基金管理,“特困醫療救助資金”在團山寺鎮中心衛生院設立專戶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只支付特困群眾醫療救助,建立專用公示欄,接受社會各界、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的監督,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網絡監管。

整合救助資源,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充分利用全市醫聯體平臺,落實分級診療,建立健全雙向轉診機制,轉診指證嚴格把關,確定救助對象后,對于轉診至上級醫院或在外應急就診的的特困群眾,由救助基金先行全額墊付醫藥費,本院收住的特困群眾,在住院登記時取消住院起付線,做好就醫流程的有效銜接,建立健全特困群眾疾病保障機制和“一站式”即時結算機制。二是加強對病人就醫和就診管理,防止小病大治、無病掛治,住院期間嚴格規范診療行為,認真執行新農合相關政策,加強高額藥品、耗材管理,定期進行合理用藥、合理檢查的督查,確保救助基金的合理使用,把錢用在“刀刃”上。

近年來,團山寺鎮中心衛生院不斷發揮地域優勢,堅持量力而行、資金平衡的原則,讓特殊貧困人員病有所醫,逐步惠及周邊特困群眾。在過去的兩年里,共實施救助631人次,總住院費用121萬元,新農合補償103萬元,民政救助8.3萬元,特困基金救助9.7元。在今后的工作中,團山寺鎮衛生院將進一步加大救助基金籌集力度和來源,擴大救助對象范圍,改善特困群眾就醫體驗,推動落實精準扶貧工作,讓更多的特困群眾享受到醫療救助,進一步鞏固基層醫改的豐碩成果。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女同精品久久国产字幕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无吗有吗伊人亚洲精品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