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十一長假開門紅后,昨日滬指再接再厲延續反彈,最終上漲0.56%,報收3065.25點,呈現四連陽的形態,且量能也溫和放大。因此,有分析認為推動近期股指向上運行的積極因素比較多,一是深港通將于11月份開通;二是人民幣正式進入國際儲備貨幣之列;三是國企改革走到攻堅階段;四是養老金入市有望被重新提及;五是有條件的企業實施市場化的債轉股等,一系列的利好消息接踵而來,必然會帶動股指繼續走出反彈行情。
從技術上看,隨著市場量能的放大,市場開始向上補缺口,MACD已形成金叉,反彈的勢頭良好,短期需觀察是否有更多的增量資金進入市場。連續兩日反彈或有短期獲利盤了結,滬市的缺口上方3100點是前期的高點,具有較強阻力,屆時可能會出現反復,但當前國內外環境處于相對溫和期,市場下方半年線在9月末最終防守成功,又具備較強支撐,未來向上突破的概率依然較大。
滬指繼續上攻需要2000億以上的成交量配合,而周二主板成交量與周一基本持平,所以此后若沒有增量資金的馳援,年線與上方缺口的雙重壓力將成為指數反彈即將遭遇的攔路虎,或許會引發巨大的拋壓。因此,接下來A股市場表現或與近兩日的大范圍普漲不同,個股表現將迎來分化。
往后看,10月份A股或迎反彈窗口期。10月份即將開始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報有望好于預期,上市公司三季度報告也有望扭轉業績下滑的勢頭,在估值相對合理的情況下,企業盈利好轉就是市場反彈的基礎,三季報的亮點有望成為10月份市場投資的主線。流動性方面,在10月份有望好轉,節后資金面緊張的情況有望趨緩,上市公司重大股東在10月份單月解禁規模最小。此外,外圍市場風險在10月份有所弱化。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入籃SDR對于人民幣匯率乃至中國經濟的重要意義,也是A股的長遠發展的重要支持。
操作上,滬指重返60日均線上方,深市已完全修復9月初的跳空破位缺口,市場重返強勢區域。目前,市場明確的主線仍然是重組題材,包括炒殼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此外,創業板后市有望借助于三季報炒作高送轉題材,可逢低關注。
機構觀點
廣州萬隆:對于A股來說,當前政策大環境是偏暖的,而國家隊又有近三萬億的持倉市值,這意味著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較低。所以,就算市場無法走出單邊向上的大行情,在各路資金“想吃一口肉”的想法刺激之下,結構性機會也會層出不窮,此時我們更應該輕指數,重個股。
源達投顧:指數如期延續反彈走勢,量能也呈現出溫和放大走勢,整體走勢很健康,而且多頭堅忍不拔,臨近尾盤翹首上揚并創下日內新高點。隨著走勢結構向好,今日缺口之戰勢在必得。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15分鐘級別在高位存在小回落的可能,但是影響不大,預計今日小幅攀升為主。創業板收盤站上2210點整數關口,也預示著明日將繼續呈現上攻態勢。操作上可關注國企改革相關概念股。
巨豐投顧:國慶期間樓市集體調控政策的出臺給火熱的樓市敲響警鐘,而聚集在樓市的資金也在打著出逃的大旗奔向股市,最近成交的釋放就是很好的詮釋。此外,人民幣入藍帶來實質性利好,深港通開通在即、國企改革加速推進、政策傾斜不斷,節前冷清的市場在節后集中發力,或許節前你對它愛理不理,但節后的行情或將讓你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