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湖北十堰抗疫急先鋒劉家敏
劉家敏,這位57歲、有34年黨齡的湖北省十堰市急救中心書記、主任、研究員,切實增強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指揮全市120及時準確高效有序地戰“疫”,全面完成十堰急救防控任務,成為抗疫急先鋒。
精準施策,科學指揮
1月23日,十堰市衛健委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劉家敏認為突發疫情應盡早反應,搶抓重要窗口期,及時做好應對措施,縮小病毒感染范圍,降低民眾感染率。他立即執筆印發《關于規范新冠肺炎病例轉運管理工作的通知》,拉開了十堰市急救中心、六縣市區120指揮中心和136家醫院急救站疫情防控序幕。
1月25日,十堰市實行交通管制,各類急危重癥病人和發熱病人及疑似、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全部依靠救護車轉運。和武漢一樣,抗疫初期十堰部分群眾緊張焦慮,大量的發熱咨詢與救護車送診需求電話涌進120,擠占急危重癥患者轉運救治資源。
“全市120急救要講章法,不能打亂仗。”劉家敏通過“十堰120群”公告:加強120調度和應急救援值班,按市指揮部規定流程做好新冠肺炎病例轉運,完成急危重癥傷病員的院前急救;將來電分流到網上發熱門診和心理咨詢,避免長時間占據120熱線。
“及時準確、高效有序的開展急救防疫工作。”為此,劉家敏又執筆印發加強交通管制期間及重癥患者調度轉運、救護車規范運行的通知,把現有救護車合理分開調配,并行新冠肺炎轉運和其他院前急救,避免交叉感染和疫情擴散;禁止把救護車當普通就診交通車、貨運車。還要求急救人員注意自我防護,嚴格救
護車清洗消毒。在接收各類肺炎病人時與當地防控單元聯系,做好分類隔離、消毒等工作。
抗疫以來,劉家敏每天到十堰市急救中心120指揮臺實時掌握數據,了解全市120調度、救護車轉運情況,全天候協調處理新問題。十堰120一開始就堅持分病種、分病情、分區域,分車型轉運救治,保證了全市急救及時準確、高效有序。截止3月13日,十堰市完成各類抗疫轉運與院前急救任務3.9萬余臺次,沒有出現責任事故與技術差錯,為全市“清零”做出了貢獻。
同舟共濟,愛心接力
疫情發生初期,防控物資短缺。劉家敏積極奔走,聯系各界為十堰捐贈急救車輛與急救藥械。
圖:劉家敏為鄖西縣店子鎮衛生院轉贈救護車
2月21日晚,劉家敏在朋友圈轉發新華社通稿《一張照片刷屏了》,發出急救護士江世娥“不要獎金,想要一臺救護車”的呼吁后,一位深圳通航界女士第一個表示個人匿名捐贈一臺20萬元救護車。劉家敏在網上發動熱心友人全國聯系,22日下午在山東省濰坊市找到一臺改裝好的轉運型救護車,25日凌晨從1200公里外運達十堰市急救中心。當天中午,劉家敏代表愛心女士,將救護車捐給鄖西縣店子鎮衛生院急救站。
愛的力量總是能夠傳遞接力,社會各界紛紛支援十堰。劉家敏把市急救中心受捐的6臺負壓車及時分贈十堰城區6家醫院。聯系有關藥企捐贈十堰市14家醫院631萬元急救設備和防控藥品。十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把各方捐贈的33臺救護車分配給市、縣、鄉各級醫院,各縣市區衛健局火速采購一批救護車,到3月中旬全市共達311臺,實現1.1萬人一臺。
立足基層,為愛發聲
“十堰120急救醫生、護士、駕駛員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為生命擺渡。我要為他們發聲,為他們加油!”劉家敏說到做到。
(圖)劉家敏在十堰市急救中心120指揮臺
他利用深夜時間采寫推送十堰120抗疫一線感人群像,在各級媒體刊發110余篇次,為2600余名十堰急救人抗疫加油。
作為中國醫院協會急救分會委員、知名急救專家,劉家敏倡導創建的十堰120農村急救體系和空中急救體系、水上急救體系,一直走在全國急救行業前列。3月2日他發表署名文章《120急救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與重建思考》,建議盡快創建國家、省、市、縣、鄉、村六級120急救體系,制定落實120急救體系基本建設與設備設施標準,加強120急救專業隊伍和急救文化建設,構建社會急救全民健康促進模式,編制出臺《中國院前急救法》,引起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和全國急救、應急救援界高度關注。
“作為急救人,就要多干事、快干事、干實事、干好事!不忘初心,永葆熱忱,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十堰急救人科學高效地抗疫!”劉家敏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