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的地底下,竟然埋藏著這么多秘密
幾百年來,瑞士私人銀行總有那么一絲神秘色彩,它們低調、專注、安全,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高凈值人群提供管家式的服務。但現在不行了。兩年前它們就已經宣布轉型,打破了保密的傳統。
富豪們不能往銀行存的錢放哪兒呢?買保險箱存家里是最笨的辦法。有人把視線放到了瑞士的地底下。
瑞士私人銀行打破“沉默是金”
早年香港的警匪片中,常會出現黑幫、毒梟、貪腐分子等反派將不義之財存入瑞士銀行的情節。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歡將錢存入瑞士銀行呢?主要是因瑞士作為永久中立國的國家屬性,讓存在這里的錢財排除了在戰爭中被毀或受政治影響被凍結款項等風險,因而被大家視為最安全的地方,愿意將錢放在這里。
然而,這種沉默(保密)在金融危機后逐漸被打破。
2013年,因協助美國客戶逃稅,瑞士歷史最為悠久、成立270多年的Wegelin& Co。私人銀行在遭遇美國巨額罰金后黯然倒閉,令整個瑞士銀行業震驚。
2014年初,迫于海外監管機構施加的壓力,又有兩家老牌私人銀行放棄了長達幾世紀之久的“保密協議”,首度公開發布財報。
2014年7月1日,《美國海外賬戶稅收合規法案》(FATCA)大部分條款開始生效,更為嚴苛的財產申報制度令曾經的“避稅天堂”——瑞士銀行業顯得有些被動,作為管理著巨額美元離岸資產,且客戶多以“隱秘賬戶”存在的瑞士銀行業,在美國聲勢浩大的打擊海外逃稅行動中受到影響最大。
與此同時,新加坡、盧森堡等理財中心利用監管和政策優勢,野心勃勃希望從瑞士私人銀行分一杯羹。
銀行賬戶不再保密,黃金存儲迎來了春天
《美國海外賬戶稅收合規法案》(FATCA)的面世令瑞士的銀行業不得不以更加透明的方式來處理業務,這在某種程度上,催生并推動了瑞士私人金庫保險業的發展。
據彭博報道,相較于正規的銀行,私人保險業并不受到相關制度的限制。面對可疑的客戶行為,他們甚至不需要向瑞士反洗錢機構匯報。那些超級隱秘的地下保險庫隱遁于阿爾卑斯山脈之中,理論上,只要有錢,任何人可以儲藏他們希望儲藏的任何東西。
作為著名的中立國,瑞士的軍事建筑和實力也不容小覷。根據瑞士國防部的說法,當下大約有1000座之前的軍事掩體/地堡依然可用,其中大部分已經被私人收購,用于金庫之用,以滿足日益高漲的黃金熱需求。根據彭博的檢測,黃金價格從2015年到現在漲了25%。
前美國財政部特別官員,現專注于著作洗錢交易的作者John Cassara指出,今年上半年,大約有1357噸、價值400億美元的黃金進口至瑞士。
在接受彭博采訪時,一位匿名的金庫保管員透露,其金庫隱藏在阿爾卑斯山脈之中,不僅毗鄰私人飛機跑道,而且由全副武裝的安保負責安全工作。在通過前兩道門之后,還需要面臨虹膜掃描和面部識別的考驗,隨后才能進入到3.5噸金屬門的背后。
彭博在2013年也報道過瑞士金庫行業。在瑞士蘇黎世的腹地,湖平面以下18英尺,靜靜地躺著全球頂級富豪的小金庫——瑞信的私人客戶的儲藏室。
當時,小的保險柜一年收費為200瑞郎(約合1300元人民幣),大的一年1000瑞郎(約合6500元人民幣)。現在可能不止這個價了。
如果你想放點什么東西在瑞信的“小金庫”里,除了交錢還得有個個人賬戶。就像傳說中的那樣,打開保險柜需要兩把鑰匙同時開啟。
不少客戶將文件和珠寶放在這里,放置的時間有的只有幾分鐘,有的則長達數十年,只要你愿意掏錢,放多久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