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經濟
5新能源企業騙補10億
2018-01-21 10:08:4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9月8日,財政部曝光了五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騙補或謀補典型案例,共涉及財政補貼資金10.1億元。后續財政補貼政策有望轉向,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修訂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及時提高準入門檻,適時采取補貼退坡辦法等。

9月8日,財政部發布關于新能源汽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報,公開曝光了五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騙補或謀補典型案例,共涉及財政補貼資金10.1億元。

除了業內“黑馬”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榜。

通報的五家企業,都遭重罰,蘇州吉姆西由于惡意騙補情節最嚴重,除了取消中央財政補貼資格,還被取消整車生產資質。

當然,通報的這五家企業只是“冰山一角”,騙補、謀補的問題企業不在少數。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的部署,財政部年初組織力量,對90家主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企業,雖未被公開通報,但仍將被處以罰款或扣除中央財政補貼。

新能源騙補事件告一段落,未被通報的企業算是“軟著陸”,后續財政補貼政策有望轉向,諸如提高準入門檻,適時采取補貼退坡辦法等。所謂補貼退坡,具體包括提高補貼技術門檻,部分補貼逐漸退出等。

公開通報五家企業

2016年初,財政部對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共涉及2013-2015年已獲得和已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40.1萬輛,抽查13.3萬輛已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的運營狀態。

檢查發現,一些企業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涉嫌騙取財政補貼,部分車輛未銷售給消費者就提前申報補貼,不少車輛領取補貼后閑置。

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通過編造虛假材料采購、車輛生產銷售等原始憑證和記錄,上傳虛假合格證,違規辦理機動車行駛證的方式,虛構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業務,虛假申報2015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131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約2.6億元。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683輛車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約5.2億元。

經媒體報道,一些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低端”騙補行為引發輿論熱議,如生產企業“左手倒右手”賣車,騙取補貼;或者技術含量不高的電池,被整裝在不會投入生產運營的車上,只為套取財政資金等。這引起中央高層的高度關注。

今年1月份,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對包括財政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在內的相關情況進行自查,四部委選擇部分省份進行現場督察。

核查已有結果,但報告全文、騙補企業名單并未公開。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西安主持的一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上,督察報告的部分內容得以披露。馬凱在會議上對騙補的行為表示深惡痛絕,指出騙補行為是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添亂,抹黑”。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財政部為了嚴肅財經紀律,貫徹依法治國理念,也為了回應社會關切,對這五家涉事企業進行公開通報,希望能起到警醒、整飭行業風氣的作用。

其他企業“軟著陸”

五家典型企業,被處以重罰。

蘇州吉姆西由于惡意騙補情節最嚴重,被取消中央財政補貼資格,2015年生產的全部車輛中央財政不予補助,追回2015年度預撥的全部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同時,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取消其整車生產資質。

對于另外四家企業,追回2015年度2416輛違規上牌車輛獲取的中央財政補助預撥資金,并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有關規定,按問題金額50%處以罰款。同時,自2016年起取消上述4家企業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工信部將其問題車型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予以剔除。

這4家企業2015年生產銷售的其他新能源汽車,由當地監管部門逐一嚴格審核后重新申報,確無問題的車輛可按原政策中央財政繼續予以補助。至于這4家企業何時恢復執行中央財政補貼政策,視地方政府和企業整改情況而定。

除了公報的這五家企業,行業內其他問題企業不少。

騙取或謀取財政補貼的典型行為還有“有車缺電”(如本應裝四塊電池,實際只裝了兩塊電池等)、“標實不符”、閑置車輛(包括賣給關聯企業而非終端用戶、提前謀取補貼,也包括賣給終端閑置的)等,部分將按問題金額的30%處以罰款,閑置車輛在2015年清算匯總暫扣中央補助全部或50%的中央補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鋰電池企業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五家明確遭受取消補貼處罰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會影響到其電池供應商的應收賬款,進而影響其財務報表,他們會擔心形成壞賬。

由于對行業的專項督查,2015年中央補助資金清算中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財政部獲悉,2015年補貼資金的清算通知很快將下發。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汽車屬于國家戰略新興行業,企業發展主流還是好的。出于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對幾家企業進行曝光,對行業起到震懾觸動效應;其他未公布的問題企業,不能全部定性為騙補,但也有相應的懲治措施。

適時采取補貼退坡辦法

財政部數據顯示,自2009年起,中央財政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予以補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資金334億元。據督查報告數據,地方財政2013-2015年撥付補助資金合計200多億元。

公共財政資金被騙取或違規謀取,是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財政資金該如何更好地投入?

磐谷創投清潔技術總監張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建議補貼不要補給新能源車企,而應該優先補貼電動汽車產業鏈上中國有相對優勢的環節,比如電池材料行業。補長板拉動產業,而不是補短板揠苗助長。

蔚來汽車產業發展副總裁張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目前產業政策來看,更希望看到鼓勵碳排放交易等間接產業政策的作用,積極引導行業產業升級,產能更合理的應用。

一位外資車企公共政策經理分析,如果以后還有對整車企業補貼政策的話,建議對國企、民企和外企一視同仁。如果對補貼政策進行結構框架調整的話,會影響企業已基于現有政策框架的布局,行業損失會很大。在延續既有政策框架的前提下,加大政策執行和執法的一致性審查,確保市場公平競爭。

而在7月份西安舉行的產業座談會上,一位地方政府官員建議,為進一步破除地方保護,由中央財政統一對新能源汽車推廣進行補貼,不再實施地方政府補貼;建議明確相關規定,要求各地執行國家統一標準,不得設置地方目錄。

至于國家層面后續政策走向。財政部表示,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修訂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及時提高準入門檻,引領技術進步,適時采取補貼退坡辦法,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盡快步入自我發展的健康軌道。

財政部經建司副司長宋秋玲8月份曾表示,普惠財政補貼容易使企業患上依賴癥,已經不再適應企業由大變強的需要,要不斷提高進入推薦車型目錄的企業和產品的門檻。補貼標準在彌補成本差價和促進技術創新上實現基本平衡。目前,新能源汽車成本隨著規模效應已逐漸下降,部分車型的成本下降較快,有必要根據產業發展、推廣規模、成本變化等因素進一步完善補貼的標準。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先锋影音资源国产性爱教学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 亚洲人成久久环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