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資產荒”持續投資理財五大選擇)
投資風向標
2016年是全球經濟環境動蕩加劇的一年。一方面,美國近期經濟總體數據下滑,歐洲經濟不振,海外市場貨幣量化寬松大潮席卷各大經濟體,各國央行放寬銀根、大印鈔票,海外資產收益率步步下行;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社會投融資需求下降,低風險高收益產品日益匱乏,大量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渠道,“資產荒”成為當前資本市場的現狀。
“資產荒”狀態將持續多久?“資產荒”局面下又該如何配置資產?南方日報記者梳理了股市、債市、黃金、匯市等投資選擇,為“資產荒”下的投資理財出謀劃策。
現狀
投資市場風險加大 避險資產受捧
今年6月份英國“脫歐”公投結果為環球市場帶來猝不及防的沉重一擊。7月以來,日本、英國、澳洲、新西蘭等央行加碼量化寬松的動作不斷,全球面臨資金面偏寬松和無風險利率不斷下滑,資產荒呈愈演愈烈之勢。
今年6月底,英國“脫歐”公投以意想不到的結果震驚世界,金融市場巨震之下,以英國為首的受影響經濟體面臨著不同境況的復蘇難題。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全球今年經濟增速預期至3.1%,下調2017年預期至3.4%,均較4月份時的預期下調0.1%。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英國等央行紛紛祭出量化寬松政策,試圖通過降低利率、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的干預方式刺激經濟。另一方面,美聯儲于去年12月開啟了利率正常化周期,雖然今年內的加息預期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不斷下滑,但加息預期仍然存在。
全球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勢的分歧,引發了環球資金鏈的紊亂,日元、黃金、債券等避險資產備受追捧。星展銀行財富管理部北亞區投資總監李振豪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元存在加息預期,而歐元、日元及其他貨幣進入減息通道,利率分歧令大量增發的量化寬松資金偏好朝向美元結算的資產,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均以美元結算進行,美聯儲的加息預期成為各國貨幣波動的主要動能。
“全球央行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喪失了利用利息進行議價的能力,因為全世界貨幣的匯率已經被美聯儲是否加息來引導,而不是根據這些國家是否減息來決定。”李振豪說,8月2日,澳洲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澳元對美元匯率僅下跌一日便迅速被重新推升,顯示出降息對匯率的調節作用已十分有限。
“這種環球性的貨幣政策不平衡,令投資市場中的風險無法消除。為什么資金都走向避險資產?因為不知道這種不平衡什么時候會完結,所以避險情緒始終存在,日元、黃金、債券始終受到追捧。”李振豪說。
未來
量化寬松頻出貨幣政策分歧或延續
自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量化寬松政策是各國央行刺激經濟復蘇的重要武器,但隨著“量寬”彈藥頻出,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推動呈現邊際效益遞減,令市場產生懷疑。今年1月份,日本央行祭出負利率的超量化寬松“組合拳”,但近期公布的疲弱經濟數據讓推崇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安倍經濟學”再遭質疑。
今年9月,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將緊鑼密鼓地拉開序幕。量化寬松大潮會否在第三季度得到延續?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杰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美國之外的全球主要央行都將維持較為寬松的政策立場。
對于歐洲而言,雖然歐元區的前景在上半年全球不確定性中表現得較為堅韌,但自從英國脫歐公投之后似乎受到了打擊。圍繞英國脫歐對政治和貿易相關影響的不確定性加劇了該區域面臨的挑戰,此時歐洲正努力應對移民危機,如果企業信心下行影響到經濟增長,則通脹下行的壓力可能會加劇。因此,不排除歐洲央行在未來數月還將出臺進一步寬松措施。
日本方面,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已經接近“山窮水盡”之勢,7月份未如預期一般推出貨幣刺激,引發了市場的失望情緒。渣打銀行認為,只有在經濟繼續惡化的情況下,日本才可能采取類似于央行撒錢或者核銷政府債務之類的極端措施。短期而言,日本更有可能通過財政手段刺激經濟。
席卷全球的寬松大潮將持續到何時,這取決于各經濟何時出現持續復蘇的跡象,而目前來看,主要經濟體還沒有出現這樣的跡象。王昕杰建議,在全球經濟放緩、主要經濟體紛紛步入周期中后期,各大央行采取寬松政策、市場利率下行、波動加劇的背景下,保持均衡投資,采取多元化配置收益類資產和另類投資策略,是較為明智的做法。
機會
1.深港通下的港股新機遇
盡管流動性充裕,理財產品市場可投資的高收益標的卻相對匱乏,不少資金涌入股市尋找機會,而眼下恰逢深港通方案獲批時點,在深港通緊鑼密鼓準備的大背景下,相關概念股成了資金關注的首選。
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來說,港股通可選標的又有哪些?按照規定,港股通的股票范圍與滬港通下的港股通比較,新增了合資格港股為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及深H股。
據機構統計,根據港交所8月16日最新發布的滬港通南向開放標的名單,滬港通標的中,302只個股,總計20.8109萬億港元市值,將會在深港通中開放。除上述302只滬港通標的外,深港通還將開放深交所A+H股共18只,和其他符合要求的恒生綜合指數小型股的97只個股,總計標的數量417只,港股市值21.75萬億港元。
按照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此前的表述,12月可能成為深港通正式開通的時間點,那么,在這段時間,該如何挑選港股標的進行投資呢?
光大表示,概念股行情往往發生在正式開行前,建議集中關注深港通獨占的小型股中的投資機會。相關概念股,尤其是金融板塊,在近期的市場中已經積累一部分漲幅,獲利壓力將顯著高于那些被確認將進入開放名單的恒生綜合指數小型股標的。
此外,短期看,“沖榜概念”短期具有不錯的交易價值。深港通并不開放全體恒生綜合指數小型股。按照市值大于50億港元的要求,小型股中將有96只個股無法進入深港通的開放名單當中。
具體到個股,綜合光大證券海外市場研究部的研究成果,結合公司長期素質及短期走勢,建議投資人長期關注:彩生活、特步國際、海昌海洋公園、比亞迪股份、吉利汽車、科通芯城、金山軟件、中國軟件國際、金蝶國際、中國擎天軟件、中國民航信息網絡、網龍、天能動力、超威動力、協合新能源、中車時代電器、中國通號、鐵建裝備、東瑞制藥、東陽光藥、華熙生物科技、聯邦制藥等。
2.A股中券商保險等藍籌股或受益
深港通將為內地股市帶來增量資金,但不少券商認為,深港通開通主要是對市場短期情緒提升明顯,增量資金相對有限,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不過,相關概念股在利好情緒的帶動下,或許短期將迎來一波行情。
根據《公告》,深股通的股票范圍是市值60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深證成份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具體到標的選擇方面,廣發證券認為,港資偏好業績好、市值大、估值合理的行業龍頭股。深港通開通后港資流入概率較大的個股有五糧液、洋河股份、雙匯發展、云南白藥、東阿阿膠、碧水源、深圳機場、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康威視、歌爾股份、東方雨虹等。
安信證券則認為,深港通開通將利好優質藍籌股。香港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因此預計深港通下,深市優質藍籌股將更受青睞。
長期來看,受益于深港通總額限制的取消,資金持續南下,券商業績受益程度將逐步提升,建議個股重點關注寶碩股份、光大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東北證券、華泰證券;以及保險股如新華保險、中國平安等。
申萬宏源同樣推薦券商股,認為未來新的業務對券商的邏輯是有長期正面影響的。個股方面,建議關注彈性品種華泰證券、招商證券。此外,稀缺性標的主要集中在白酒、中藥、消費品、軍工、稀土等領域,建議重點關注東阿阿膠、云南白藥、五糧液、承德露露、雙匯發展、新和成等。
3.債市看好超長期利率債
隨著“資產荒”愈演愈烈,以及實體投資風險偏好降低、國內避險情緒上升,債市也進入了不少投資者的視野。顯著的跡象是,國債收益率近期顯著下行,上周五,中國30年期國債發行利率3.27%,再創2008年外媒匯總該數據以來最低。廣發證券認為,從國內環境來看,在總量流動性沒有進一步寬松的環境下出現債券收益率下行,說明是存量資金的大類資產配置在向債券資產轉移——債市反而可能分流了股市的資金。
多家機構認為,在近期的環境下“債市牛”有望持續。中金公司表示,7月份財政收入和支出增速明顯放緩,貨幣政策放松的壓力和概率在上升。而市場會更具前瞻性,在貨幣政策未真正放松之前,就會將放松預期體現出來。債券的買盤將繼續增強,壓縮期限利差、流動性利差和信用利差,利率將進一步收斂。債券牛市將一往無前。
具體到標的選擇方面,國泰君安在此前的研報中表示,看好超長期利率債。國泰君安認為,超長期限利率債期限利差保護較足,未來流動性溢價有望收窄,屬典型價值洼地。目前全球大國利率多數位于歷史低位,負利率在蔓延,債券市場才是所有資產中的長跑冠軍,利率水平可能會創下歷史新低。
國信證券也表示,利率明顯下行的情況下,從品種上找“洼地”和曲線上找“洼地”是比較好的選擇。而今年以來,超長期利率債的明顯擴容為其提供了更高的流動性,在利率牛平的過程中,超長期利率債的票息優勢和資本利得優勢都得以體現,在活躍品種快速向下時,投資者可選擇關注這樣的“洼地”。
4.黃金成避險資產重要選擇
盡管近期黃金市場屢遭動蕩,美聯儲7月會議紀要也傳遞出并不明朗的信號,但黃金依舊是不少投資者避險首選。彭博社19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因美聯儲最新會議紀要未透露出對美國通脹的擔憂情緒,黃金交易員及分析師連續四周看多下周金價走勢,為2月以來最長連續看漲紀錄。
法國興業銀行大宗商品高級策略師指出,主要趨勢是黃金區間將逐漸升高。主要問題在于其將以何種方式突破。其認為,黃金將繼續上行,美國低利率黃金與英國和歐元區的量化寬松令黃金受到支撐。
盡管短期黃金盤整特點加劇,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師認為,隨著經濟動力逐漸消竭,實際利率的下行以及避險情緒的擴散將明顯推升黃金資產的相對收益。黃金資產的配置價值在逐漸增強,盡管短期可能會出現小幅折返,但黃金資產戰略投資階段正在來臨。
5.適當配置美元美股等海外資產
星展銀行財富管理部北亞區投資總監李振豪建議關注生息資產,即可產生利息、股息、票息等的資產。“在股票市場,一些高息股受到機構投資者追捧;在外匯方面,澳元和新西蘭元相對息口較高;在債券市場,一些投資級別的國債或企業債也是較佳選擇。”
在量化寬松大潮推升的資產荒之下,組合投資配置優于購買單一資產。李振豪表示,作為普通投資者,可根據個人風險偏好進行資產配置。例如,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配置更多股票,偏向保守的投資者可配置更多債券,而偏好資金流動性者可配置更多外幣。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杰認為,從外幣配置的角度,美元的投資價值將優于其他貨幣。
對于海外股票而言,則需要保持選擇性。王昕杰表示,未來看好美國股票,當前較為看好科技和能源板塊。
資產荒下五大投資選擇
港股新機遇
建議投資人長期關注:彩生活、特步國際、海昌海洋公園、比亞迪股份、吉利汽車、科通芯城、金山軟件、中國軟件國際、金蝶國際、中國擎天軟件、中國民航信息網絡、網龍、天能動力、超威動力、協合新能源、中車時代電器、中國通號、鐵建裝備、東瑞制藥、東陽光藥、華熙生物科技、聯邦制藥等。
A股藍籌股
關注彈性品種華泰證券、招商證券。白酒、中藥、消費品、軍工、稀土等領域可以關注,建議重點關注東阿阿膠、云南白藥、五糧液、承德露露、雙匯發展、新和成等。
黃金
短期可能會出現小幅折返,但黃金資產戰略投資階段正在來臨。
債市
超長期利率債的票息優勢和資本利得優勢都得以體現,在活躍品種快速向下時,投資者可選擇關注這樣的“洼地”。
海外資產
在股票市場,一些高息股受到機構投資者追捧;在外匯方面,澳元和新西蘭元相對息口較高;在債券市場,一些投資級別的國債或企業債也是較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