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一生要賺多少錢?
以格格自己為例,現有水平并不算壕,所處城市也算個蘇北三線吧。就以現在為起點,假定我是剛剛大學畢業:
一套房子是必須的:三室兩廳110平米,以均價七千計算,77萬,各種契稅,裝修家電,算下來100萬是要的。
車子:不用買太好的,十五萬左右,十五年換一部,每年保養車險油費按一萬算,三十年要花掉60萬。
孩子:普通養法,養到二十歲,平均每年兩萬是一定要的,40萬。
生活開銷:一家三口一年五萬(哪年都超),三十年150萬。
孝敬父母:一年雙方各一萬,按十五年算,共30萬。
旅游休閑費用:一年至少一萬,三十年30萬。
退休后兩個人一年三萬,在不生病的情況下,二十年20萬。
以后是不是要給孩子準備首付準備嫁妝啥的,按20萬算。
以上各項都是保守得不能再保守的預估了,合計是500萬整。怪不得以前做夢都想中五百萬,一覺醒來才發現五百萬根本不夠花的呢。
按照工作三十年來計算,五百萬,平均家庭年收入是16萬7,最后是一分錢存款都沒有,而且不能有意外連生病都不可以有,可以安度一生!看到這里,各位財蜜是不是紛紛拿起計算器開始為自己算賬啦?
我們為什么要理財?
我們只有收入總額大于支出總額時,我們的人生才不會被錢所困擾。大部分人來講,在大學畢業之前,自己的收入是微乎其微的,所有的開銷都來自于家庭。畢業后才會有自己的收入,但是剛入職收入低,又要面臨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等各種壓力,可能依然是入不敷出。當你的事業迎來頂峰,收入會遠超出你的支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收入又會慢慢減少,直至失去勞動能力,只能靠著微薄的退休工資,子女的接濟來度過晚年。
很多人不會去計劃失敗,但是失敗卻往往在于沒有計劃!
你的收入除了正常工資收入、兼職收入還有什么?很多財蜜會說,我的工資從年頭就能看到年尾啦,不會有什么變動。除了工作我也沒有什么特長或者是業余愛好,哪來什么兼職收入呢?
我們理財是在理什么?是不是就是要打理你已有的資金、資產或者是能夠調動得到的資金和資產?這就是理財的真諦!
問一個問題先,現在讓你手中的全部現金資產翻倍,你覺得需要多少年?如果每年的收益是1%,那么72年后,你可以翻倍。翻倍的年限與你的年化收益基本上可以是按照成反比來計算的。如果你買了攢錢助手的一年期,預期年化收益9.3%(不使用加息券),那么8年后:1.093^8=2.036,它已經翻倍!
當你在感嘆有股民,經歷了一個牛熊市周期,用了七八年時間本金翻倍時,你是不是也會把他當成股神一樣崇拜?但是這個賬經格格這么一算,有沒有覺得翻倍并不只是出現在傳說中呢?
上面的例子對于收益有嚴格要求,下面再來看看時間在理財上的神奇吧。
小A20歲還是學生黨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理財知識,并去嘗試,她每月定投500元某年回報率為10%的基金,到投滿七年時,不再進行定投,而只是將原有的本息繼續放在基金里成長,到60歲的時候,可以達到138萬。小B在27歲時看到A已經攢了那么多了,于是也每月投500元,也有每年回報10%,一直定投33年,到60歲時,積累到139萬。 是不是很神奇?晚起步的時間,后面要加倍甚至好幾倍地去追趕?
我們之所以要理財,就是更好地規劃我們的財產,通過適當的手段去實現收大于支,能夠通過財務自由過上我們夢想中的高品質生活!
理財不是為了讓我們更加節儉,而是讓不斷翻滾的財富帶給你更好的生活品質!
我繼續來問財蜜們一個問題:你眼中的壕是身價多少?正好剛剛看到論壇里有個案例征集,高凈值人群——凈資產在600萬人民幣以上。
大家現有的資產有多少,你是不是覺得你離六百萬,離千萬,甚至離億似乎非常遙遠?
這兩年,很多同學對于負利率并不陌生,意思是說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已經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還是以格格自己所在的蘇北三線城市為例,02年一確碗面的價格是1.5元,現在同樣的一碗面6 元,十五年成了原來的4倍之多,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1.1^15=4.17 )。
每次在超市購物的時候我就會感慨,以前買一購物推車的東西,也就三百塊左右,現在五六百塊錢也只能買到大半車而已。所以物價的上漲是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得到的,而且也不是官方公布的那個數據,到底是自己,自己都能夠算得出來的是不是?
物價的上漲不包括房價,過去十五年,一線城市房價大概不止是十倍的增長,二三線至少也在六倍以上。這個暫且不算在通脹率里面。這些年當然也有些東西是降價了,比如電子產品。但是電子產品我們日常更新換代的速度畢竟不如日常生活所需。所以為了跑得贏通脹,理財對于我們就顯得更為重要!
簡單一點來講,你需要先搞清楚以下幾個問題:你現在有多少錢?以后是按月追加還是按年增加多少錢?你能接受的投資時間有多長?你選擇什么樣的理財工具?回報率如何?你有多少負債?
你現在有多少錢?現金+存款+股票+基金+期權+期貨+養老金+黃金寶石+不動產市值+其他投資你有多少負債?車貸+房貸+其他長期貸款、短期內的信用卡債、每月固定要交的水電費用、房租、保險等
收入與支出是怎么樣的?
攢錢圓夢小組里有很多財蜜們都在堅持記賬。通過分析自己的賬本,會對自己的收入開支有更明確的了解:
收入:工資+理財收入+其他額外收入
支出:住房(房貸、物業費或者是租金)+置裝+化妝品+生活費+娛樂旅游+交通+育兒費用+保險+人情來往。
如果你對自己的收支不了解,就先從記賬做起,可以幫你看看自己的開支是否合理,可以看看你在開源這方面還有什么潛能,更能了解你每個月可以有多少錢來用于投資理財。
當你了解了自己的收支情況、資產負債情況,知道了為什么要理財,且有一顆迫切想要理財的心,那么就可以來看看我們面臨的各種投資手段,以及各種工具的特點。
重要的事情只說一遍:投資的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永遠是成正比的!當你看中高收益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背后的風險以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