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大地間,《本草綱目》如何發芽生長?跨越千年后,優秀中醫藥文化如何傳承發揚?4 月25 日,《少年中醫說》路演第四站來到湖北武漢,走進湖北中醫藥大學。上千名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子來到現場參與活動,為中醫藥文化傳承注入年輕學子的青春活力。
武漢以東百公里開外,就是千年艾都、“藥圣”李時珍的故里,湖北蘄春。從神農氏嘗百草到李時珍著書《本草綱目》,中華民族認知中草藥的過程中不斷前行,生長出繁茂中華醫藥文明。
追尋藥圣足跡,領悟中草藥奧秘
路演活動現場,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子們共同觀看《少年中醫說》第二期,跟著鏡頭一同造訪“藥圣”李時珍的故鄉,追尋“藥圣”足跡,體會李時珍爬山涉水嘗百草、辨藥性的歷程。
在蘄春,來自全國七所中醫藥大學的學子代表背上采藥的背簍,登上李時珍曾造訪過的山林,尋找、辨認中草藥。通過觀察以烏頭為代表的草藥,感受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時的精湛畫工和精妙解讀。從山林回歸城市,學子代表們在千年艾都的街頭巷尾體驗艾灸、逛中草藥市集,在現代生活的實際應用中體會中草藥的能量。
參與節目錄制的湖北中醫藥大學學生孔哲也來到路演現場,配合節目放映內容,分享自己在藥圣故里尋覓中醫藥傳承脈絡的感受和體會,以及參與《少年中醫說》錄制以來對中華醫藥文化的新認識,自己也因此更有信心傳承好、發揚好經典中華醫藥文明。
從山野到生活,中醫藥魅力持續煥發
中醫藥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還能夠跨越時間、空間和語言的界限,不斷發光發熱。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稱《本草綱目》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曾在創作《物種起源》時多次引用、借鑒其內容。《少年中醫說》第二期節目中,來自法國的音樂博主愛黎將周杰倫創作的流行歌曲《本草綱目》再一次創造轉化,翻譯成法語進行演繹。
對《本草綱目》的創新性、創造性轉化,暗合中醫藥文明的發展演化路徑:從發現到認識,從認識到利用,再融入生活。放映環節之外,湖北中醫藥大學的同學們還在路演市集中進一步體會這條路徑。
市集不同攤位上,同學們動手制作節目同款的藥材拼貼畫、手作香囊等創新制品,觸碰中草藥材,嗅聞藥材的氣味,感受藥材的紋理。中草藥不再是書本上的方塊字,而是眼前切實可感的實體。
讓當代學子領略中醫藥傳承的新氣象、新格局,深化年輕人與中醫藥文化的聯結。東阿阿膠自2023年起發起中醫藥文化傳承項目“中華醫圣故里行”,創新性開啟中醫藥大學生游學之旅,為中醫藥傳承創新注入新活力。2024年,東阿阿膠又對“中華醫圣故里行”進行了全面升級,打造養成系中醫藥文化節目《少年中醫說》,將鏡頭對準中醫藥文化的“青春傳承者”,創新詮釋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
今年2月以來,《少年中醫說》登陸騰訊視頻及山東衛視,收獲廣泛好評。節目圓滿播出后,東阿阿膠與欄目組在七所高校開展系列路演活動,延續“中華醫圣故里行”貼近年輕學子、走進日常生活的方式,推進中醫藥文化現代化及生活化。
自扁鵲故里山東濟南啟程,《少年中醫說》系列路演未來將造訪廣州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還將有神秘嘉賓加盟,參與現場學子互動,持續創新文化表達方式,激發青年學子能量——“傳承前人衣缽,吾輩絕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