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常常用“站在風口上”形容一個產業的快速發展,作為活力四射的朝陽產業,文化娛樂產業來說,這種比喻再也適合不過。游樂行業在中國起步相對較晚,20世紀80年代以前,現代大型游樂設施在我國幾乎是一片空白。而到了今年的2020年,游樂行業逐步發展為文化娛樂產業,以大型產業鏈的方式滿足不同消費者對文化和娛樂的需求。作為國內起步較早的文化娛樂公司,廣州華立科技也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單一到全維的過程。
中國游樂行業早已經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影視、動畫、游戲、動漫、主題公園等泛娛樂概念產業不斷換代升級,與之同步進行的,是我國游樂產業在規模、數量、理念、品質上的提升和躍進。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游樂業早在2015年就已經突破2000億元營業額的大關。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的一定規模的主題樂園為2000家,水上樂園5000家,室內兒童樂園20000家。這些數字也在不斷向二三線城市和鄉鎮延伸,未來發展規模不可小覷。
廣州華立科技起家較早,隨著近些年的發展,產業鏈也在不斷向下游拓展開來,公司設立初期,在設備生產中先以外觀設計和內容設計為主切入市場。隨著整體實力增強,公司自主開發軟件,制作高品質游戲游藝產品,此外,還不斷引進全球知名IP套件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制作游戲游藝產品,快速滿足市場需求的變化。例如,率先引進的《星球大戰》游戲,在中國地區授權華立科技發行,蘇本立先生團隊運營。除去《星球大戰》游戲之外,華立科技引進的《龍珠》、《奧特曼》、《光環》、《行尸走肉》、《甜蜜寶貝5》、《火線狂飆》、《頭文字D》等國際知名大型IP也為無數玩家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聽覺和感官體驗。
時代不斷發展,鑒于室內游樂場等休閑娛樂項目強大的吸引客流能力,國內商業綜合體積極引入游樂場門店已成為行業顯著趨勢,核心地段的游樂場因其巨大的聚集性人流量成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為了配合客戶搶占核心商圈資源和減少客戶資本金投入,2013年華立科技率先在國內市場推出了設備合作運營服務,同時開始投放動漫卡通設備等產品,商業模式創新和完善的產業鏈促進公司迅速發展。隨著核心商圈資源變得愈發珍貴和不可或缺,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變化,2018年底,華立科技深化至游樂場運營服務,進一步強化產業鏈結構。跨界融合模式、VR/AR接入模式、運動類游戲創新模式、寓教于樂模式等,均為華立科技強力打造的新型游戲游藝產業模式,滿足親子、社交等新文化娛樂消費需求,AR、VR等科技屬性和知名IP文化屬性結合的休閑運動類、模擬體驗類設備也適應了年輕人動漫文化、時尚體驗、體育競技的消費需求。
展望未來,高速發展的中國文化娛樂產業必將推動更多產業進行國際化布局,作為廣州高科技產業的華立科技來說,有義務有能力聚合行業的力量,為滿足不同需求、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進行更深入的產業塑造和發展,為把中國文化娛樂產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