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資情調的裝修、琳瑯滿目的水果品種、免費切裝的便民服務……如今,行走在黃石的大街小巷之中,不難發現涌現出了各式各樣的水果超市,并且店面門前還會擺放一些新鮮上市或優惠特價的水果來吸引人氣。
蜂擁而至的水果超市是否真的有如此之大的盈利呢?市民對于這些新鮮模式是否接受?近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我市城區水果超市已超過百家,多數市民對水果超市的出現較為認同,但要真正做大做強,也并不容易。
現狀:水果超市扎堆 千米路開五六家
8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商百貨旁的一家名為“尚果源”水果批發店里看到,大約200平方米的店面里,從日常普通水果到進口精品水果一應俱全,新西蘭奇異果、越南火龍果、泰國山竹、泰國榴蓮、澳橙等進口水果更是讓人眼花繚亂。而在價格方面,每類水果擺放處均標識了相應的價格,同時在其店前的LED屏還打著相應的優惠促銷內容,如新西蘭佳柿黃心奇異果6.9元/斤、白火龍果10元/3個、青桔10元/斤等。
而在離這家水果超市大約300米處也有著一家名為“好的水果”大賣場正在經營,店內可以看見不少市民在里面精心挑選水果,同時四五名導購員正在為顧客進行推介。
隨后,記者沿著武漢路黃石市中心醫院至武商黃石購物中心路段行走發現,短短一千米的街道路邊已有五六家水果超市在營業,并且沿街深入還有四五家水果超市,如此情況可見水果超市競爭程度之激烈。
“果唯伊”南京路店的店長告訴記者,水果超市挑選經營店面位置多是選擇消費人群密集之處,這樣就促使在一些高檔小區附近或人流集中地常常出現多家水果超市扎堆經營的狀況,同行業之間競爭十分激烈。
商家:側重品種多樣 拼價格的同時更要服務
“百家爭鳴”的競爭狀況令經營商家頗具壓力,而商家為了搶占市場和客流量也做出許多革新之舉。
“除了將水果分門別類擺放好,方便顧客進店之后能夠一目了然之外,我們每天還會推出一些主打特價水果來擺放在顯眼位置,從而吸引人氣。”據武漢路一家水果超市的店長介紹,傳統水果超市主要是走量,而水果超市的經營模式更側重于質量以及品種的多樣性,如今隨著人們消費水平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大家更加青睞于進口水果。
除了同質化的競爭之外,許多水果超市在服務內容方面也是別出心裁。在京華路旁的一家“陽光鮮果”水果超市店內,除了琳瑯滿目的新鮮水果出售之外,還提供鮮榨果汁,顧客可在店內挑選現成的新鮮水果直接在店內榨汁飲用。而在武商購物中心旁的一家水果超市里,顧客可以直接在選購的水果品種中進行現場品嘗試吃,隨后再決定是否購買。
與此同時,大多數水果超市都還會雇傭四五名店員為顧客消費進行引導與推介,顧客進門就能享受到一對一的服務,從而更輕松選購到心儀的水果,并且買完可以直接在店內進行洗、切、裝,另外部分水果超市還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這些服務內容的確為水果超市招攬來了不少顧客。
市民:品質有保障 離家近購買方便
猶如雨后春筍冒出的水果超市如今已遍布全市各處,那么市民對于這些超市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以前下班去水果攤買水果都要精挑細選,畢竟剩下來的質量都不太好,現在則能放心購買了。”家住大上海廣場附近的市民談先生說,水果超市相較于過去的水果攤而言,在質量上更加有所保障,經營時間也更長一些,并且還能提供免費剝皮、切塊等服務,讓人感覺非常方便。
“擺放的水果漂亮又新鮮,有時候路過看見許多人在里面選購,就會忍不住進行挑選一番。”剛在南京路一家水果超市購買完水果的市民張夢雪告訴記者,品種眾多的水果超市更能滿足顧客的購買需求,并且分布廣泛也讓大家能夠隨時隨地購買。
隨后,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在水果超市購買水果的市民,大多數市民認為現在生活質量有所提高,大家都追逐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食用水果是必不可缺的,水果超市的出現讓人們購買水果更加輕松、便捷。
少數市民則認為水果超市的水果價格不一定靠譜,往往還是要“貨比三家”,這樣才不至于吃虧上當。
觀點:運用現代服務手段 突出重圍靠品牌
據市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由于水果超市并不是經營范圍劃分類型,目前并沒有以水果超市這種范圍進行登記,但全市登記在冊的水果批發已有108戶(含個體、企業)。
此外,記者通過百度地圖在全市范圍內共能查詢到105家水果超市。
“水果超市相較于水果攤在本質上有著一個提高,尤其是貨源、價位、檔次等方面。”“好的水果”大賣場冉經理告訴記者,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問題,就水果超市而言,相較于大型超市則購物更加便捷,相較于水果攤則在產品新鮮、質量上更加有保障,并且可供選擇的種類更豐富,經營也更加規范,以此而言,水果超市還是有很大市場前景的。
對于目前水果超市的經營發展,冉經理則表示,現在水果超市的經營面積都較大,講究檔次也促使裝修費用大大提高,并且大多都會雇傭多位店員滿足經營需求,這樣一來無疑就增加了水果超市的運營成本,而這些成本都需要水果利潤來支持。此外,水果的價格定位也是經營的關鍵,定價過高可能導致消費者不愿意購買,定價過低則會導致虧本經營。
據一名業內人士分析,除了經營成本加大、水果定價不一的情況之外,水果的運輸、儲存、冷藏也是加大經營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進口水果,同時多數水果的保鮮期都只有幾天的時間,這令水果超市在擴大經營面積與種類的同時,水果自然損耗也大幅增加,經營成本自然而然有所提高。
“誰優惠,就去誰家買!”這不僅成為市民買水果的標桿,而且也是各家水果超市競爭的焦點。水果超市如要長期經營下去,必須在貨品上有保證,合理的價位和良好的品質是水果超市發展的必要前提。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水果超市來說,要真正做大做強,并不容易,只有做到比大超市便利,比攤點誠信,充分運用互聯網和快遞等現代服務手段,才能突出重圍,吸引更多消費者。同時,市場戰就是品牌戰,由于同類水果很難形成明顯的差異化,所以品牌戰略的核心在于建立自己的水果基地,專營自己的產品,這些都有助于品牌的形成。(記者 向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