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于2025年1月21日在白宮宣布一重大投資計劃:美國三家科技企業投資5000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
旨在推動美國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的建設,鞏固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并創造大量就業崗位。
參與企業分別是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和美國甲骨文公司(Oracle)。
計劃在未來四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其中初始投資為1000億美元。
該項目被命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是“史上最大的AI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項目規劃:
數據中心建設:首個數據中心將被建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隨后擴展到其他州。甲骨文公司創始人拉里·埃里森透露,首批占地100萬平方英尺的數據中心項目已經在得克薩斯州開工建設。
基礎設施范圍:將建設下一代人工智能所需的物理與虛擬基礎設施,包括分布在全美的數據中心。
就業崗位創造:預計將為美國創造10萬個就業崗位。
軟銀集團將承擔該項目的財務責任。軟銀集團擁有雄厚的資金來資助AI基礎設施的擴張,其CEO孫正義將擔任星際之門項目的主席。
OpenAI將承擔運營責任。
甲骨文公司是美國最大的數據中心運營商之一,將參與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
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其中,甲骨文和軟銀集團的股價均有所上漲。
中國的教訓是,不要迷信“全球化”,難免被“卡脖子”。
目前,一方面,是提升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集中力量辦大事。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已有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占比近四分之一。目前,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達46.3萬家,規上工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9萬家。
2024年,我國在新型儲能、微納制造、分子藥物、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新布局了5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累計達到33家,突破關鍵共性技術672項,實現技術成果轉化690項,孵化企業182家。此外,我國已累計培育1606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24年新增在孵企業超1.2萬家。2024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總額突破6.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1.2%。
另一方面,要進行廣泛的合作。
1月22日,港科大首個位于長三角的產學研基地,與港科大在大灣區的多個產學研據點形成互補,完善總體發展戰略布局。
港科大上海中心承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和“創新孵化產業加速”兩大核心功能,致力于與上海市高校、企業合作,打造人才培養、創新驅動和技術融合的國際化生態。
港科大上海中心采取“一中心、兩基地”的協同發展模式:
一中心:指港科大上海產教融合中心本身,負責統籌協調各項工作。
兩基地:
西岸基地:位于徐匯西岸國際人工智能大廈,主要聚焦產業生態培育及匯聚產業資源。
北楊基地:位于上海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漕河涇開發區北楊人工智能小鎮”,著力構筑產學研高地與科研成果的轉化。
港科大上海中心為修讀指定兩年制碩士課程的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路徑。學生可以選擇在上海修讀一年課程,并參與前沿研究、企業實習及創新創業活動。這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跨領域學習和實習機會,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在揭牌儀式上,港科大與20多家上海知名科創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涵蓋信息科技、金融、生物醫藥、互聯網、制造業、媒體及旅游業等多個領域。部分企業還將進駐港科大上海中心,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和產業資源。
港科大、上海市徐匯區政府與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簽署了一份三方合作協議,明確未來在教育與科研等各個領域的全面合作。
高校合作:港科大還與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及上海科技大學達成醫學領域的戰略合作關系,將在醫學教育、聯合研究、人才培養及國際交流等方面形成合力。
港科大計劃設立長三角科創基金,為合作伙伴提供技術支援、設備共用、實驗場地等服務,協助降低創業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港科大上海中心的成立,將充分發揮港科大在芯片、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等學科方面的創新創業優勢,對應上海三大先導產業,切實有效地推進滬港合作,為兩地的科技發展與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徐匯區科技創新濃度高,集聚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等100多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以及上海交大、復旦上醫、創智學院等15所高等院校。同時,徐匯區產業創新氛圍足,積極布局大模型、區塊鏈、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為港科大上海中心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環境。
再就是也要積極引進外資。
我國第八批重大外資項目已經推出。這批標志性外資項目,將在帶動我國進出口貿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新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包含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蘇州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合肥大眾汽車研發中心等15個項目。這次推出的重大外資項目數量屬歷次最多,計劃投資額共計330億美元。
項目領域廣,既包括化工、汽車、機械等傳統制造業,也包括研發中心等服務業;項目技術新,既包括新能源產業項目,也包括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項目,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特點突出。
比如,蘇州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制造基地,是博世集團在中國的重要投資項目之一,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該項目的落地不僅促進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還提高了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整體水平。
北京賽諾菲生物原料藥項目,是賽諾菲集團在中國的重要投資項目之一,主要生產生物原料藥。該項目的落地不僅提高了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技術水平,還促進了我國醫藥產業的國際化發展。
從地域上看,這些重大外資項目分布在我國北京、江蘇、山東、福建、浙江、安徽、廣西、四川、海南、內蒙古等地,覆蓋了東中西部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