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件事,全國上下關注:美元債券、停止出口退稅。講課有用。
當地時間11月13日,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利雅得成功簿記發行了20億美元主權債券。其中,3年期12.5億美元,發行利率為4.284%;5年期7.5億美元,發行利率為4.340%。
總認購金額397.3億美元,是發行金額的19.9倍,其中5年期認購倍數達27.1倍,是近年來全球主權債券發行最高倍數。3年期、5年期美元主權債券發行利率較同期限美國國債利差分別為1個基點和3個基點,創美元債券市場最低利差紀錄。
此次美元主權債券投資者類型豐富,地域分布廣泛,亞洲、中東、歐洲、美國投資者分別占比68%、8%、20%、4%;主權、銀行、基金資管、保險、交易商等類型投資者分別占比9%、50%、37%、2%、2%。
將在港交所和納斯達克迪拜上市。
中國選擇在沙特發行美元主權債券,背后有多重戰略和經濟考量。
一是優化債務結構與降低融資成本。
債務結構優化:通過發行美元債券,中國可以優化其債務結構,使本外幣債務比例更加均衡,從而降低對單一貨幣的依賴風險。
降低融資成本: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發行美元債券能夠以較低成本獲取資金,減輕債務負擔。
二是拓寬融資渠道與增強金融穩定性
拓寬融資渠道:發行美元主權債券為中國政府提供了一個新的融資渠道,有助于減少對單一融資方式的依賴,增強國家金融的抗風險能力。
增強金融穩定性:多元化融資渠道和優化的債務結構有助于提升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增強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三是提升國際信譽與影響力
提升國際信譽: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發行美元債券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信譽和影響力。
增強國際投資者信心:通過發行美元債券,中國向全球市場展示了其經濟實力和金融穩定性,增強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四是深化中沙經濟金融合作
加強經濟合作:沙特是全球重要的能源輸出國和金融中心之一,通過在沙特發行美元債券,中國可以加強與沙特的經濟合作,促進雙方在能源、投資等領域的合作。
支持沙特經濟轉型:沙特經濟正在努力降低對石油的依賴,中國對其資本市場提供的支持有助于沙特實現經濟轉型目標。
五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增加人民幣使用場景:隨著中國與沙特等國的經濟合作加深,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比例有望提升,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2024年7月,人民幣在全球貨幣支付中的占比為4.74%,位居全球第四大活躍貨幣??。
10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的占比降至2.93%,為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
與9月相比,人民幣支付金額總體減少了16.35%,同時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3.16%。
今年10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分別以47.04%、22.90%、7.31%、3.91%的占比位居前四位。
促進貨幣體系多極化:通過發行美元債券,中國展示了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意愿與能力,為未來貨幣體系多極化奠定基礎。
六是為未來可能的美元融資成本下降做準備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調整,美元融資成本有望降低。此時發行美元主權債券,可以在未來以更低的成本進行再融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將取消鋁材、銅材以及化學改性的動、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產品出口退稅,并將部分成品油、光伏、電池、部分非金屬礦物制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9%。這些措施將直接影響相關出口企業的經營策略和市場競爭格局。
停止出口退稅的原因:
一是優化外貿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取消或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可以引導企業向深加工、高質量、高價值方向發展,從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例如,鋁、銅等初級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取消其出口退稅有助于鼓勵企業向深加工領域發展。
淘汰過剩產能:部分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稅可以減少這些行業的出口,從而倒逼企業進行市場化出清,優化產業結構。
二是緩解財政壓力
出口退稅負擔加重。
財政歉收背景下的調整:保障其他重要領域的資金需求。
三是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和外部壓力
緩解外界批評:通過取消或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可以回應一些國家對中國低價傾銷和濫用補貼的批評,緩解貿易摩擦和外部壓力。
制衡海外不合理貿易關稅:在國際貿易中,一些國家對中國產品加征高額關稅。通過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稅,可以制衡這些不合理的貿易關稅,保護中國企業的利益。
22日,針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此前聲稱計劃對中國征收60%關稅,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稱,將會推高從中國以及從其他國家進口產品的價格。中國有能力化解和抵御外部沖擊帶來的影響,愿與美方積極對話,管控分歧。
四是推動國內消費和經濟發展
鼓勵內需市場:取消出口退稅可以促使企業將更多產品留在國內銷售,從而推動國內消費市場的繁榮。
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取消或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可以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優化生產流程、拓展多元化市場等,從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兩個措施,都是為了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