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11月12日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決定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即農歷除夕、5月2日。一是除夕放假,春節假期延長。二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法定假日多1天,調休減少。公民假日從11天增加到13日。
真是來之不易。
回顧一下歷史。
1949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首次提出法定假期制度,新年、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紀念日成為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的可休假節日,其中新年、勞動節各放假1天,國慶紀念日放假2天,春節放假3天,總天數7天。
1994年,國務院出臺了《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規定每周工作44小時,并且提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大小周休假。可將每兩周中的兩個半天休息時間調換為一天休息。全國統一實行第一周的星期六和星期日為休息日,第二周的星期日為休息日,按此循環,不受月份、年份限制。
那個時候我已經在中南財大教書。有時候真的會把時間記錯了。
同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法律形式確定8-44工作制度,并嚴格限制每日加班時間不超過3小時,平時、休息日、法定假日加班工資為正常水平的150%/200%/300%。
由于第二次“共產國際”影響,全世界每周實行40小時標準工時制,1995年3月25日,國務院第174號令發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決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雙休日。
再也不麻煩了。雙休真的很開心。
1999年,國務院公布了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后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7天的長假。“黃金周”的概念是在國辦發[2000]46號文件下達后才明確提出的。
至此,我國法定假期提升至10天。
進入2007年,國務院再次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進行了重大調整。五一勞動節的3+4黃金周被取消,改為1天的法定假期,但清明、端午和中秋節卻被增設為法定假期,令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天數由10天增至11天。
具體安排為:新年、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各1天;春節、國慶節各3天。與前兩個版本都不同的是,春節開始放假的時間由初一提前到了除夕。
至此我國已確立115天法定休息日制度,并沿用至今。
取消五一黃金周的,是我的老朋友蔡繼明,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民進中央常委,我們一個黨派的。都喜歡提建議。
2007年3月,他說:“我建議,在保證全年114個法定假日的基礎上進行存量調整,將‘五一’‘十一’長假取消,變‘黃金周’為分散度假。”
蔡繼明認為,“黃金周”的正效應在遞減,負面影響在凸現。統計數據表明,實施“黃金周”后,每年5月和10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直占全年比重的17%左右,“即使消除季節的因素,5月和10月零售額之和也應占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6.7%。”蔡繼明說。
他說,“黃金周”使商家的短期成本劇增,消費者所享受到的服務質量明顯下降,“7年來,買票難、住宿難、吃飯難、旅游景點人員擁擠,一直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同時,“黃金周”造成了“假期綜合征”,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蔡繼明提出的建議是:取消“五一”、“十一”長假期,多出的4天為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設立假期;將法定假日換到周五或者周一,形成3天連休的長周末;鼓勵企業推行帶薪休假制度。
“這樣既保證了假日經濟的拉動作用,同時又避免了集中度假消費的各種弊端,而且還考慮到了中國傳統節日的保護問題。可謂一舉三得。”蔡繼明說。
可見,他的建議被全盤接受。
節假日延長,幾乎每年兩會期間,都有建議延長春節等假期的聲音出現。
2021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李小莉建議,將春節法定假期延長至10天左右。
2020年5月,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潘向黎建議,結合現實情況、傳統風俗、國民訴求和防疫需要,可將春節假期由7天延長到15天。
2019年,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合肥市律師協會會長周世虹建議恢復“五一”長假。
2019年,浙江省全國人大代表徐文光建議實行“隔周三休”,即調整雙休制度為一周休1天,次周公休3天。
……
2020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周素明在本次人大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增加今年傳統節日、法定節日假期天數的建議。
2021年3月12日,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針對有代表提出適當延長小長假的建議,雖然政府工作報告沒有對此進行修改,但相信有關部門會認真研究這個建議。
對此問題討論力度最大的無疑是大學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創產業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長劉思敏教授認為,應恢復原來的五一黃金周,并在8月增設“避暑黃金周”。他解釋說,無論是帶薪休假還是增添小假,都無法真正意義上緩解出行壓力。
劉思敏表示,人們集中在十月或寒暑期出游,這是消費習慣所決定。且人們回家探親、辦婚禮、甚至領略四季風光都成了剛需,但如今需求卻成了“堰塞湖”,無法徹底得到滿足。所以才有了國慶、春節人滿為患的尷尬。
因此,劉思敏建議在每個季度都設置黃金周。其實增設兩大黃金周,只需新增5個休假日,其中2天放在原有3天休假基礎的五一期間,另3天放在8月、連休周末,這樣就能讓每個季度都有黃金周。
看到這個想法之后,我立馬轉交上去,作為十四五規劃、20大的建議。
現在,距離這個目標還差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