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2788:三變從農村到財政
2024-11-03 11:11:34   來源:今日湖北

1、農村三變

2012年以來,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娘娘山農業園區按照農旅融合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三變+產業+扶貧”的發展模式,其中“三變”是指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2014年以來,六盤水市率先開展農村“三變”改革探索。在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通過集體資源調動政府資源、政府資源撬動社會資源的“雙輪驅動”,培育壯大了一批特色優勢產業,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農村三變”被寫入2017年、2018年、2019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以及中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等重要文件。

在沿海,是通過“共富工坊”解決村民希望就近就業致富,企業缺少勞動密集型用工的問題。

在浙江臺州市路橋區通過資源下沉、產業進村、加工入戶等形式,引導企業把基礎加工、零售服務、現代農業等產業鏈、物流鏈、供應鏈布局到農村,助推村民致富。目前,全區已建成64家“共富工坊”,吸納靈活就業人員2356人次,今年累計發放工資超1731萬元。

在湖北也有嘗試。20182月,《公安縣推進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勞務合作社和資本合作社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公安縣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章程(試行)》《公安縣“三個合作社”建設試點政策解答》等規范性文件出臺,公安縣以鄉鎮為主體、村為單位全面開展試點,截至202010月底,全縣259個村工商登記注冊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248個、勞務合作社139個、資本合作社5個,共有79.7萬畝耕地入股、8萬農戶入社,土地入股入社率40%以上。

202010月以后,廣水市已有186家鄉村合作公司開展運營,今年前8個月實現經營收入8510.16萬元,盈利1702.9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1293.52萬元,幫助脫貧戶900余人實現再就業,累計綜合利用耕地4萬余畝,解決撂荒地1.16萬畝。

2、鄉鎮三變

20226月,恩施州來鳳縣在8個鄉鎮各成立了一家強村公司(各村入股),盤活村級現有資金、資產、資源,采用自主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案例:在翔鳳鎮望水村的一塊空地上,來鳳國偉駕校20多名學員正在練車。“以前這是一塊閑置地,現租給國偉駕校,每年租金5萬元。”翔鳳鎮強村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經過摸排,清理出全鎮閑置廠房800平方米、閑置地200畝、閑置建筑設備50臺套,累計盤活村資產800萬元,實現收入50萬元。

截至10月底,來鳳縣8家強村公司累計實現收入1000多萬元。

“強村公司”最早始于2019年湖州市南潯區,各行政村聯建集體企業,以市場化運營模式,承接公共財政投入項目,實現“村村成股東、村村有分紅”,村集體“零掉隊”。已組建省、市、縣三級強村公司1000多個。松陽縣大東壩鎮“強村公司”與社會資本合資收購二灘壩水電站的88%股份。

2021年以來,恩施州建始縣出臺政策,鼓勵村級組織邁開自主經營“腳步”,28個山村率先成立公司,從曾經坐著“收租子”向主動闖市場“要票子”轉變。

鄉村合作出現熱潮。建始縣石牌湖社區以石牌湖作為資產和50萬元入股,馬坡村、窯場村各以50萬元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參股,三方共同出資150萬元成立石牌水上運動公園管理有限公司,相鄰的龍飛村聞訊,也主動投資10萬元入股。今年5月,石牌水上運動公園試營業。生意火爆,當天吸引了上萬人。還帶動村民打造了吃貨一條街。

這就是“鄉鎮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村變股東。

3、財政三變

總資產10936億元,有效資產增長60%;近期可利用資產盤活率59.4%,財政增收55.8億元;策劃項目346個,實現融資358.4億元。這是黃岡市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交出的成績單。

今年4月以來,作為全省“全套試點”城市,黃岡全面構建以國有“三資”為基礎、以有效債務為錨定、以供應鏈平臺體系為載體的財政金融投資統籌聯動機制,建立資產、資金、資源一體“一本賬”,加快分散變集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探索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循環機制的新路子。

案例一:破解“分散變集中”難題 “沉睡”的體育中心變身熱資產

今年4月,羅田縣探索“大財政”,財政部門對房屋、在建工程、水庫湖泊、礦產資源等資產編碼上圖,將分散在各行業各部門各領域的各類國有經濟資源入賬進表、集中管理。

以羅田縣體育中心為重點的21宗行政事業單位閑置房屋和土地,納入盤活范圍,完成產權登記辦證,并移交到國資局,由縣國投集團競拍獲得所有權與經營權,形成資產處置收入3.51億元,且每年節約閑置資產維護費用200萬元。

體育中心交給國企后,他們招引4家專業培訓機構來運營,給群眾帶來更好的運動體驗,場館利用率達到100%

羅田縣體育中心等21處閑置房屋和土地,轉為經營性資產,整體打包,向湖北銀行成功融資2.2億元。

通過制度創新,黃岡過去散落在各地各領域的國有“三資”得到全面歸集,黃梅戲大劇院、老年大學等一批重點資產辦證并劃轉,500多處潛在資源實現進賬入表,全市總資產突破一萬億元,麻城、武穴、蘄春、黃梅四個縣市總資產過千億元。

案例二:豐富“資源變資產”方式 公交信息在上海數據交易所掛牌

2023年,麻城市實施全域公交一體化,在國企信安國融集團操盤下,開通81條城鄉公交班線,上線260臺公交車,日均發送旅客2.6萬人次,公交票價平均下降50%。日常運營管理中,企業建成數字化管理平臺,人、車、線、站等每月產生的數據超過100萬條。

在麻城市財政、國資部門指導下,信安國融集團梳理打包線路、時段、客流、實時到站等數據,打造“麻城公交信息查詢”數據產品,經過合規確權、資產登記、質量評價、資源入表、資產評估等流程,829日在上海數據交易所實現掛牌,取得黃岡市首張《數據產品掛牌證書》。

掛牌后,不僅地圖導航企業主動聯系交易,還有多家銀行上門洽談融資。

926日,以上海數據交易所的登記證書、資產評估報告作為融資依據,“麻城公交信息查詢”數據產品獲批中國銀行融資授信500萬元,有效打通數據“資源、資產、資金”的轉換通道。順利拿到漢口銀行1000萬元融資。

紅安縣將金沙河、火連畈兩座水庫30年特許經營權招標轉讓,獲得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6.5億元;國企以原水費收入作為還款來源,成功向國開行融資5.9億元。

試點以來,黃岡還清理出估值約48億元的教聯體、醫共體富余資源,依規劃轉國有企業開辦老年醫養中心、月子中心、康養館等,不僅提高資源利用效益,還帶動社會資本投入。

案例三:拓展“資產變資本”渠道 國企賦能12個特色供應鏈平臺

線上,以“數字蘄春直播基地”為平臺,1萬余名主播為50多家蘄艾企業帶貨;線下,全國蘄艾唯一官方發貨地——蘄艾數智云倉,讓所有艾制品“隨發隨走”,日均發貨量4萬多單。

從線上到線下,聯結者是國企蘄州府供應鏈公司,他們引入民企共建供應鏈平臺,將閑置的6000平方米商業地產,打造成“數字蘄春直播基地”;成功申報2億元專項債建設蘄艾數智云倉,為涉艾企業建成蘄艾立體倉儲中心,實現“鄉村集貨、云倉集單、數據互通、統倉共配”,補齊產業鏈最關鍵的短板。

供應鏈這條紐帶,讓蘄艾形成一二三產聯動、上中下游一體、產供銷互通的完整農業產業化體系,“鏈”上428家企業,去年產值達到128億元,比上年增長26%

財政、金融、投資協同聯動,賦能供應鏈發展,黃岡有一組數據:將資產注入國企1299億元,全市國企資產負債率下降6.1個百分點,釋放融資空間近600億元;整合政策資金8.1億元,支持供應鏈平臺提能;政銀擔聯動發展供應鏈金融,為上鏈企業提供貸款118.3億元。

圍繞蘄艾、蛋雞、中藥材、黑山羊等主導產業,黃岡建成12個特色供應鏈平臺,并實現有效運營。

浠水是全省蛋雞養殖大縣,全國每100枚雞蛋就有1枚產自浠水,規模優勢明顯,但存在組織化程度不高、聯農帶農面窄、產品附加值低等突出問題。

今年2月,由浠水國企控股,行業頭部企業參與,共同組建“蛋多多”供應鏈公司,線上提供拼單集采、交易撮合等服務,線下提供檢測、金融等功能,鏈接市場主體1300余家,帶動2萬多農戶上鏈增收。

案例四:大別山電廠“余熱”變資產

位于麻城市的湖北宏源面業有限公司,產值過億元,生產過程少不了烘焙,這樣一家企業竟沒自己的鍋爐。用的是大別山電廠發電后剩余的熱能。

大別山電廠地處麻城,4臺機組每小時可產生2046噸蒸汽,10%的低溫熱能無法用于發電,只能通過冷卻塔形成工業廢水,白白浪費掉。

今年,麻城國企與大別山電廠合作,成立能投公司,麻城將30年城市供熱授權能投公司經營;能投公司以特許經營權融資11.15億元,并爭取債券資金5.41億元。

能投公司獲取資金后,實施城市集中供熱項目,推動供熱進園區、進企業、進小區,保障30公里范圍內工業供氣、城區1萬戶居民供暖。

十天后,講財政政策有內容了。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5g | 一久道免费高清日本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一级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午夜成人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