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9月24日),上證指數報2863.13點,上漲4.15%,成交額4427.95億。深證成指報8435.70點,上漲4.36%,成交額5285.47億。創業板指報1615.32點,上漲5.54%,成交額2300.05億。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5100只個股上漲。兩市成交額9713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203億。
好久沒有這么漲了。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9月24日上午9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美國降息50個基點,已經出乎大家的預料,中國更是高于預期。
1、貨幣寬松:開啟降準降息,符合市場預期
匯率壓力進一步減輕,中美利差也有望繼續收窄,中國貨幣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視狀況年內可能再下調0.25-0.5個百分點。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
2、房地產市場: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收儲”政策再推進。
(1)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房貸利率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在0.5個百分點左右;
(2)統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將全國層面的二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調至15%;
(3)將5月份人民銀行創設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央行的資金支持比例從60%提高至100%;
(4)研究央行再貸款支持市場主體收購房企土地。
3、資本市場:創設新工具直接利好股市資金面,超出市場預期。
(1)將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質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將大幅提升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2)創設專項再貸款,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增持股票。
華寶證券分析認為:本次金融政策組合全面覆蓋利率、地產、資本市場等投資者最關心的三個核心方向,雖然政策力度超出預期,但仍處于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范疇之內,目的是應對短期經濟下行壓力,穩預期、防風險,為新舊動能轉換爭取更加充裕的時間窗口。
金融“組合拳”更側重穩股市。預計短期內A股下行風險顯著緩解,有助于推動A股形成階段性反彈。后續財政增量政策“組合拳”出臺或是反彈轉向反轉的關鍵。監管機構再次強調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談及平準基金的創設,潘功勝在回應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正在研究。
平準基金,又稱干預基金,是一道底線。一般是指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以法定方式設立的基金,用來穩定市場。從海外和歷史的經驗來看,平準基金具有提振股市信心、推動股市發揮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韓國于1990年首次設立股市穩定基金。在2008年次貸危機時,韓國綜指最大跌幅超50%。為穩定股市,韓國通過設立平準基金向市場提供流動性,韓國綜指觸底后快速企穩。受房地產泡沫和大地震沖擊,1995年日經225指數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下跌近5000點。
當年6月,日本政府組織銀行業成立股市安定基金,投入資金規模約2萬億日元,隨后日經225指數年內基本抹平了上半年的跌幅。
平準基金的設立非常必要,當下已具備設立條件,當前亟需長期穩定的增量資金入市,提振信心,盡快扭轉市場偏弱的預期。
專家建議,可以通過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專項用于穩定資本市場,規模初期可在1萬億元,總規模可以設計為3萬億元,其中財政部的1萬億元份額作為劣后基金。特別國債的發行可以由央行認購,以避免帶來流動性的收緊。其余2萬億元資金可以向銀行、券商、保險、社保基金、企業年金、職業基金等中長期投資機構募集。短期來看,2萬億元至3萬億元平準基金資金較為可行,長期目標是逐年補充至10萬億元甚至更多,需根據資本市場市值規模來測算,與之相配套。
我國原來就有。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經驗。
平準,古代官府平抑物價的措施,出自《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其實,房地產也應該有平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