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一個涵蓋利用數據引導資源優化、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正逐漸成為現代經濟的重要驅動力。在技術層面,它囊括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5G通信等前沿技術;在應用層面,"新零售"和"新制造"等模式已成為其顯著代表。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并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不等于虛擬經濟,關于數字經濟的通俗說法是“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2022年8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湖北數字經濟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今年是湖北實施數字經濟強省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根據規劃,到今年年底,湖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將達到5500億元,力爭達到5800億元,并基本建成全國數字產業化引領區、全國產業數字化先導區、數據要素聚集區、中部地區數據治理樣板區和新型基礎設施中部樞紐節點。
6月底,湖北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印發《湖北省數字經濟發展2024年工作要點》,其中提到:
一是突破性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聚焦強鏈、延鏈、補鏈,推進長飛半導體功率器件生產基地、武漢光迅高端光電子器件一期等“鏈主”項目和九峰山半導體配套產業園、鼎龍先進電子材料研發生產基地等“延鏈”項目建設,重點做大集成電路、光通信等產業規模。到2024年底,力爭“光芯屏端網”產業規模達到萬億級。
二是培育壯大軟件產業、算力與大數據產業、人工智能應用、北斗產業,以及推動人形機器人、6G等未來產業賽道發展也是湖北關注的重點,到2024年底,軟件業務收入達到3300億元、算力與大數據產業規模超過14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100億元、北斗產業規模達到800億元。
三是在推動數實融合方面,要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提效,加快“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建設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到2024年底,推動300家企業通過DCMM貫標,建設60家省級5G全連接工廠,培育20家以上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
四是在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方面,提出建設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臺,加大對公共數據資產的開發利用。建設數據產權登記平臺,推進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推動組建中部數據流通服務(交易)中心,完善數據流通交易基礎設施、交易服務規則和生態。爭創國家數據標注基地,打造高質量數據集。開展“數據要素×”典型案例征集,挖掘推廣一批典型數據要素應用場景。
其實,重中之重是“產業數智化”。只有廣大的中小制造業行動起來,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作為工業互聯網之都,青島正在加快推進帽子、首飾、假發、工藝品等一批“小而美”、高度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成本。
在青島前豐國際帽藝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專利墻,已取得的34項專利囊括了自動化產線、柔性定制、外觀設計等。在這里,帽子的剪裁縫制等主要工序均由機器完成,工人扮演輔助角色,顛覆了人們對紡織服裝業的固有印象。制造一頂帽子有24道工序,已經實現了60%工序的自動化,預計在2025年前完成全流程自動化。今年還準備在西非國家加納投資建廠,把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拓展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青島前豐國際帽藝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以前車間最多時有1000多人,一人一臺機器,到年底一算賬,利潤有些低,一頂帽子甚至賺不到1角錢。
企業高薪聘請了5名高級工程師組建數字化轉型團隊,從制帽的第一個流程開始,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改進。
數字化升級后,企業實現生產全流程的數字“可視”,但新問題又來了。個性化時代,小訂單越來越多,最多時企業一個月生產1300多種帽子,一人踩一臺縫紉機的生產模式已經跟不上市場需求。
下一個難題,就是自主研發自動化生產線。一般的帽檐都有內襯布料,當時為實現機器自動化抓取,研發團隊從機械臂抓取的角度、力度以及機械臂抓手的材料開始研究,前前后后嘗試了幾十次才成功。
4年間,研發團隊歷經三代產品,最終創建縫制機器人流水線,建成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生產系統。生產效率提升200%,人力成本降低50%,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二、國內第一。
2022年,前豐制帽和有關高校、行業協會等合作成立帽飾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供需方、制帽企業、創客之間互聯互通的合作新模式。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們正站在一個新時代的門檻上。湖北,作為這一變革的先行者,其數字經濟的實踐和探索,不僅為自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數字經濟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它將深刻影響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企業和個人能夠把握時代脈搏,積極參與到數字經濟的浪潮中來。無論是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還是通過跨界融合、數據驅動,每一個積極的探索和嘗試,都將為數字經濟的繁榮貢獻力量。
讓我們共同期待,在不遠的將來,數字經濟能夠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活力和創造力,為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湖北的今天,或許就是全國乃至全球的明天。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創數字經濟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