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2595:建議河南學山東,直接上綠色船舶
2024-04-24 09:27:00   來源:今日湖北

最近,《河南日報》邀請寫一篇600字短文,我干脆把它“放大”。

關于河南的交通,我有三個深刻的印象。

第一,就是鄭州的高鐵樞紐地位。

我看到一個資料,我國有15個高鐵站在5小時內可通達城市超過50個,排名第一的是鄭州東站,5小時到達城市112座,鄭州東站是京廣高鐵、徐蘭高鐵的交匯站,也是鄭渝高鐵、鄭開城際、鄭機城際的始發站,是一座高鐵“米”字型綜合交通樞紐。

第二名才是武漢站,武漢站也是特等站樞紐站,從武漢站乘高鐵出發,可直達全國26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可通達城市105個。

第三名同樣也是華中地區的長沙南站。

圖片

2025年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武漢-西安的高鐵通車之后,武漢-西安只需要2.5個小時而西安到蘭州最快只要2半個小時。

武漢至重慶的通行時間將縮短至令人咋舌的3小時!這條消息源于重慶東站樞紐的開通,預計將于今年底基本建成,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

圖片

目前,乘火車從武漢到重慶目前最快需454分。然而,在重慶東站投用后,兩地之間火車的最短通行時間將減少近2個小時。更為重要的是,重慶東站開通后,將實現1小時直達成都、貴陽,武漢到這些城市也只要4個小時。3小時通達長沙、武漢、西安,6小時抵達北上廣深的便捷交通網絡。

圖片

關鍵是武漢到成都,只要4個小時。目前,成都至重慶高鐵最短用時62分鐘。

明年,武漢5小時到達的城市可能會超過鄭州

第二,就是鄭州一直在建設“空、陸、網、海”四條絲路。

鄭州是全國12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全國唯一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入選國家首批15個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之一。“空中絲路”強基擴面,鄭州機場已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客貨運航線網絡;“陸上絲路”提質增量,中歐班列(鄭州)已形成了覆蓋歐洲、俄羅斯、中亞,東盟和亞太(日韓等)的“十九站點、七口岸”國際物流網絡體系;“網上絲路”創新突破,建成線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21個,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備案跨境電商企業870家;“海上絲路”無縫銜接,常態化開行鄭州至天津、青島、上海、寧波、連云港等港口的鐵海聯運班列,加快內陸啟運港建設,獲批“鄭州港”國際代碼,進出口貨物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

鄭州的跨境電商成績卓越,與之相比,武漢有較大差距。不過武漢邊上的鄂州花湖貨運機場已經形成國內貨運航線49條、國際貨運航線14的格局,目前貨機起降班次、貨運量位于大陸第三,超過鄭州。位于廣州、深圳之后。

圖片

15周是48日至414

第三,就是河南居然在大力發展水運。

作為一個武漢人,這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系,淮河、沙潁河、唐白河、沱澮河等均具有較好的航運條件。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內河航運作為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關鍵之舉,加快實施內河航運“11246”工程,力爭到“十五五”初,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完成投資1000億元,通航里程達到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等4條通江達海新通道,基本建成周口港等6個中心港口。

圖片

由上可知,河南的交通已經日趨多元化。一些突破性措施值得湖北學習。

建議河南學習山東,一上手就搞綠色船舶。

20221224日,山東新能船舶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暨新能源船舶基地項目現場推進會在鄒城市太平鎮召開。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吳衛國,寧德時代船舶事業部副總經理莊展汀出席會議。

該項目引進了寧德時代、武漢理工大學、中國船舶、中交建設集團等國內頂尖的設計團隊和建設團隊,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大力推動船舶制造的模塊化、標準化和批量化,加快內河船舶升級迭代,引領智慧綠色物流發展。

圖片

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占地1125畝,總投資29.6億元,一期工程建設4個生產車間及有關配套設施,計劃明年年底前建成投用,將具備年造船240艘、修船100艘的生產能力。項目整體竣工后,將具備年造船400艘、修船100艘的生產能力,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將有效帶動腹地鋼鐵、高端化工等產業集聚發展。

20243月,第一艘躉船順利下水舾裝。未來五年,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計劃建造新能源船舶1000艘,帶動船舶鋰電、氫電、電力推進系統等臨港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百億級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集群。

圖片

吳衛國教授可是牛人,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173基礎加強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武漢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綠色智能江海直達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綠色智能江海直達船舶與郵輪游艇研究中心總工,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國家海事專家委員會常委兼船檢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國防基礎科研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中國船級社(CCS)技術委員會委員、英國勞氏船級社技術委員會委員。”

當年陳一新書記搞十個專家在高校教授《認識武漢》,我講課后聽了吳教授的一堂課。

截至20228月武漢理工大學已接到110條綠色新能源船舶設計訂單,來自安徽省港航集團和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每條船的造價約1000萬元。

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集成國內各單位優勢專家資源,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博導吳衛國介紹,武漢理工大學研發的萬噸級油氣電混合動力綠色智能散貨運輸船,碳排放量相比傳統柴油船下降超過30%。另外一種3000噸級純電動集裝箱船,設計為即插即拔換電模式,船上搭載2個箱式移動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約300公里。全程零排放、無污染。

20221224號,山東開啟內河船舶換代升級工程。

武漢理工與寧德時代、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共同組建山東新能船舶科技集團,把京航大運河山東段約8000條運輸船舶全部換代為新能源,按照建成后年造新能源船400艘、修船100艘的目標,將成為全國首個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于一體的綠色、智能、現代、標準化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

吳衛國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模式創新實現標準化制造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并通過集中采購降低建造成本,減少耗能,推動船舶個體用戶升級換代。這種規模尚屬世界首次。

圖片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婷婷色五月开心综合 |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网站 | 亚洲Av片久久综合网 | 日韩在线一区精品视频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