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制不僅僅用于企業經營管理,還可以用于政協人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職積分制,是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職情況進行量化積分,并將結果作為代表委員履職評價、評優評先、下一屆連任的重要依據。
十屆荊門市政協探索推行委員履職積分制,定規則、搭平臺、強激勵,引導345名市政協委員在2023年提出建言成果452篇,參與社區(村、調解中心)社會治理活動1600余人次,幫助解決市場主體和群眾實事難事487件。
荊門市政協將委員珍惜榮譽、自我激勵動力強等特點融入積分制管理之中,出臺《荊門市政協委員履職積分制管理辦法》,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對委員所做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彰顯正能量的事項,都予以加分鼓勵。
引導委員結合自身特長優勢,積極投身“委員同行·興企強市”“委員同行·鄉村振興”主題活動、下沉26個委員工作室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參加“‘荊’常來協商”議政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自覺對標“五個一”做稱職政協委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大(全)會、參與一次調研、提出一條建議、撰寫一篇信息、興辦一件實事)等進行積分。在積分激勵下,2023年,廣大委員讀書學習爭相交流,參與“一線協商”436場次,促成“放心路”“養老驛站”等160多個“共同締造”成果。
每年初,政協將委員積分排名情況向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委員所在單位及委員本人進行書面通報,并將其作為委員評先表優的直接依據和換屆留任的重要依據。2024年1月,市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專門舉辦2022-2023年度優秀市政協委員選樹發布活動,把積分靠前的優秀委員請到舞臺中央,進行表彰推介。
再來看看人大的積分制。
《襄陽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職積分管理試行辦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共十三條,主要規定了制定辦法的目的和法律依據、指導思想和原則、適用對象、積分內容、組織領導、積分登記方式、積分結果運用、辦法施行時間等內容。
《積分辦法》以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公開透明、底線管理、獎懲并重、激勵為主的原則,設定基礎事項分、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和閉會期間履職活動積分、履職激勵正向加分和反向約束扣分。積分上不封頂、下不保底,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積分周期。
特點是,合理設置分值,通過百分制量化形式開展代表履職管理工作,明確履職積分的具體內容和標準,制定下發了《履職積分細則和履職積分匯總表》,對代表每項活動對應分值進行了規定。
明確履職積分登記方式,規定代表每半年填報一次登記表,自評個人履職積分。各代表小組在每次活動后及時將本組代表參加小組活動情況報送。原選舉單位的代表工作機構每半年對代表履職積分登記表進行審核,并將代表履職積分匯總后報送。市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各工作機構組織的代表活動情況,由組織活動的專(工)委、室負責統計。
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任免代表工作委員會在次年人代會前對代表履職積分情況進行統計匯總,向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報告。
代表履職積分情況實行書面通報,在每年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由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任免代表工作委員會會同原選舉單位,將代表的年度履職積分情況在各代表團內予以通報。代表履職積分結果作為代表評先評優和推薦留任的重要依據。
這些嘗試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