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息報報道,蘇州2022年“四上”民營企業單位數21302家,同2017年相比,增長62.3%,年均增長10.2%,比“四上”企業高2.3個百分點;“四上”民營企業營業收入突破4萬億元,達到4.76萬億元,同2017年相比,增長93.9%,年均增長14.2%,比“四上”企業高4.4個百分點;“四上”民營企業資產超過5萬億元,達5.08萬億元,同2017年相比,增長79.0%,年均增長12.3%,比“四上”企業高2.3個百分點。
2022年,蘇州“四上”民營企業從業人員為225.14萬人,同2017年相比,增加36.13萬人,增長19.1%,年均增長3.6%;“四上”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占全部“四上”企業的比重為59.0%,提高10.9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6月底,蘇州經營主體總量達291.55萬戶,位居江蘇省第一,占比超全省五分之一;
從2022年“四上”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分行業看,主要集中于制造業、建筑業、批零業,上述3個行業從業人員分別占“四上”民營企業從業人員的54.2%、14.8%和6.5%,三者合計達75.5%,已成為全市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
2022年蘇州共有26家企業入圍“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榜單的企業數在全國、全省處于前列。2022年蘇州新增境內上市民營企業18家,累計境內上市民營企業達140家。2022年末蘇州境內上市公司198家,民營企業上市數占上市企業總數的70.7%。
蘇州民營經濟大發展的背后,還蘊含著蘇州人崇尚實業、專注實業的傳統。可以看到,蘇州遍地是‘硬科技’企業,卻鮮有大型的金融、地產企業。此外,蘇州還是崇文重教的沃土。從古至今,蘇州走出了51名文武狀元、100多位兩院院士。
對教育及人才的重視,帶動蘇州的‘校友經濟’騰飛,許多名校畢業的企業家都樂于來蘇創業。例如,蘇州市清華企業家商會會員約有120家,其中,上市或擬上市企業就有24家,可見‘校友經濟’的強勁效應。
蘇州一直重視校友經濟。
一直以來,蘇州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戰略,繼“名城名校”戰略之后,市委藍紹敏書記對蘇州的人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盤活校友經濟不失為一條可行之道,這種洞見如今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不斷深化,“校友經濟”這種被賦予創新經濟特質的經濟活動逐漸活躍起來,顯現出重要影響力,并已成為當今中國經濟中的新業態,有望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蘇州目前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校友會聯盟當屬蘇州卓越高校校友聯盟(簡稱“卓盟”)。卓盟成立于2013年。目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蘇州大學等四十余所全國著名高校在蘇校友會。校友會總成員達數萬人乃至十余萬人之多。近年來,卓盟在各高校校友會的大力支持下,面向所有成員校友,舉辦包括創新創業、財經投資、親子養生、體育休閑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各校校友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校友活動中響當當的品牌。
2022年11月4日,江蘇省新時代民營經濟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江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蘇州舉行。
江蘇省新時代民營經濟研究院是江蘇省首家研究民營經濟理論與實踐的專業研究機構,積聚江蘇省民營企業,整合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圍繞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跟蹤研究,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提供參考,并對相關政策執行落實效果進行跟蹤、評估,旨在建設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和研究民營經濟的高端智庫,助力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擔任首屆理事會理事長,南京大學商學院沈坤榮教授任首屆學術委員會主任,蘇州大學商學院院長馮博教授任研究院院長。
蘇州市新時代工商管理企業家聯合會于今年3月27日正式成立,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長江商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6家在蘇州校友組織和蘇州市清華企業家商會聯合發起,目前擁有會員企業超1600家。
可見,高端人才是經濟發展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