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環大學科創圈日漸形成
2023-11-19 08:10:36   來源:今日湖北

武漢晚報報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寶谷創新創業中心(簡稱“寶谷雙創中心”),近半企業都有“地大基因”。

圖片




寶谷雙創中心位于地大東區,緊鄰魯磨路。2021年,洪山區與地大簽訂共建協議,全力推進“武漢·中國寶谷”品牌建設,并將寶谷雙創中心作為其建設進程的標志性項目,給予2000萬元扶持建設資金。




寶谷來自珠寶學院

珠寶學院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下設教學科研單位,自1992年經原地質礦產部批復設立以來,始終立足于珠寶產業,走“頂天立地”發展戰略,堅持本碩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一體化培養,堅持人才培養與服務行業一體化建設,堅持理工管藝多學科一體化發展,開展珠寶科學與工程、珠寶設計與文化高水平研究,著力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珠寶人才,被譽為“寶教搖籃”。

現有教職員工115人,其中專任教師41人,專職產教服務技術人員51人。專任教師中博士生導師1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入選省部級以上人才項目3人。現有全日制在校生713人,其中本科生470人。

去年,因寶谷鄰近高校的地理位置,中心剛開園就獲得了大批企業的關注。中心開園僅一個半月就已全部訂滿。企業入駐標準之一就是要符合中心產教融合定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與高校達成共建。


案例

武漢中地大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心第一批入駐企業,總經理宋麗娟正是地大經管學院的校友。“剛來這里,我的第一感覺是創業多年終于‘回家’了。”2014年,宋麗娟和同為經管學院的校友陳志龍聯合創辦了武漢華起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專注為監管主體提供數字監管服務。經過9年發展,她逐漸感覺到公司要想尋求市場突破,必須匯集更多專家人才,加強研發實力。

入駐寶谷雙創中心,宋麗娟團隊聯系到地大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專家團隊。經半年時間磨合和籌備,企校聯合成立了新型研發機構——中地大智慧城市研究院,既開展地理信息系統、智慧城市等前沿研究,又鏈接市場需求落地轉化。“依托地大,我們有了技術底氣。”宋麗娟說。

在中地大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可以看到不少地大人面孔。“這里不僅是地大學生的實習實訓平臺,也是地大青年教師了解當前市場技術需求的渠道之一。”宋麗娟說,研究院在對接智慧城市項目時,也能同步了解到地方政府關于產業經濟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這時他們就能“牽線搭橋”,將地大在資源與環境、能源勘探、地理信息等領域的優秀成果推介出去,“打出一套‘地大’組合拳”。

今年,寶谷雙創中心已吸引高新技術類、科技服務類等40余家企業進駐。“入駐企業會從派出企業導師、實習實訓等方面服務地大人才培養,學院以及科研單位會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提供技術支撐,實現雙向互動。”

孔子說教學相長現在是教產相長

這就是心心念念的環大學科創圈。

做的最好的是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與楊浦、虹口、普陀、嘉定區“環同濟”合作相繼拓展新領域、推出新舉措的積極信號,在全國高校中具有樣板意義的“環同濟”模式正進入“提質升級”的新階段。

提到“環同濟”模式,最初的探索指的就是同濟大學和楊浦區聯手打造的“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周邊2.6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著2000多家以設計類為主的企業,其中80%的企業由同濟大學師生創辦。歷經十余年發展,這里從早期的“赤峰路設計一條街”蛻變為國內規模最大、特色鮮明、產業鏈完整、集群效應明顯的知識型服務業創新集群。

今年1013日舉辦“環同濟3.0設計創新論壇”,基于NICE2035一期成功的經驗,這個生長中的項目即將拓展到赤峰路國際設計街;環同濟3.0不僅是空間上的變化,更是創新生態上的變化。

將鞍山新村的34平方米“老破小”改造成孟菲斯流派設計風格網紅小屋,這場出自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發起的NICE2035實驗,將老舊的工人新村推上熱搜。應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教授的邀請,意大利著名設計師Aldo 擔任NICE2035項目藝術總監,以設計者、居住者的身份,將年輕先鋒的設計創意落地工人新村,實踐著宜居城市宜居社區、“近悅遠來”的理念,為上海的城市更新提供了現實樣本。

NICE 2035——未來生活原型社區。第一是聚焦未來生活方式,“倒逼”創新轉化;第二就是實體運作和持續迭代的原型實驗;第三就是在此過程中,集聚逐步成長的,基于選擇的協作社群。

在舊街區、弄堂里,走出了一些高大上的前沿實驗室:同濟-阿斯頓·馬丁拉共達實驗室、創客教育實驗室、連聯新材料實驗室、同濟-朱哲琴聲音實驗室、唐碩體驗思維實驗室、同濟-安吉爾創新空間……一批未來生活場景開始搭建,共享廚房、未來起居空間、未來辦公、未來生活,一批世界級人才開始在這里集聚,一批未來的獨角獸開始在這里孕育。

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是延伸的校區,是老舊街區的復興,是校企合作的基地,是科研轉化的溫床、是未來生活的場景集合,是造夢者社群的家。


圖片


如今,“環同濟”已然成為一張響亮的名片,集聚眾多龍頭設計企業,設計產業總產出從2005年的51億元提升到2022年的超700億元,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上企業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以規劃設計為主的創意產業集群。作為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的源頭,赤峰路應該如何創新再出發?

同濟大學與嘉定區共建“環同濟創智城”形成初步建設方案:占地2.18平方公里的環同濟創智城,將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汽車文化和創意產業等。預計2020年,環同濟創智城產業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強強調,環同濟3.0的形態將從產品、服務創新,進一步迭代為體系和生態創新,即讓科技和產業共同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環同濟發展至今,不僅僅是一個獨特的產業現象,它也是學界重點研究的新經濟現象。”陳強表示,當前,需求側變化迭代的速度超乎想象,已從過去的高強度、大規模,進入現在的高質量發展。因此,必須改變環同濟3.0的發展思路。

環同濟3.0將從囤積設計資源,轉到打造復合型創新生態,要在技術推動和設計驅動的交集中產生突破性創新。在他看來,未來,設計不再僅僅是服務和成本,而是對未來經濟和產業的戰略投資。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設計是發酵粉、產業是面粉,現在需要的是讓兩者混合,加上水揉成面團,做出新經濟的面包。

最好的科技一定是進入生活的科技,最好的大學也一定是融入生活的大學,上海這座城市就是最好的設計和創新大學。環同濟3.0的發展邏輯,最終不是局限于一所大學的周邊,而是輻射楊浦區乃至整個上海和長三角的創新。

這些,武漢要學習。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香蕉久久高清国产精品观看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少妇 | 在线欧美网站免费 | 中文字幕免费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