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下午,我參加了《正和島公開課》第十講【 高增長必修:效率驅動經營的年末沖鋒戰】——以能力的確定性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活動地址:洪山區文化大道融創智谷A10-3號新新傳媒。
作為正和島藍色島鄰,對課程的內容發言:
1、美的荊州工廠是全球燈塔工廠,降低成本,人(少)財物效率高,技術提高人效。長大是肯定的,健康不一定。
2、企業統計數據非常重要,曹德旺也是統計會計高手,會計為決策之道。
3、預算是管理的手段,提前半年做預算,預算是提前一年做出的財報。慎之又慎,如露薄冰。與恒大,碧桂園等不同
4、美的讓北滘鎮成為千億鎮
5、南北企業家對管理(用人)有沒有差別?
重點學習了以下問題:
——美的為什么這么重視全面預算?
首先,全面預算是對未來經營的一次模擬推演,模擬的越接近未來的實際,預算越具有指導性和兼容性。所以,一旦預算脫離了業務的本質和實際需要,那預算通常會成為業務的絆腳石。
其次,預算又是一個戰略分解的過程,對上承接戰略,對下確定目標及資源計劃,所以是一個承上啟下、融合貫通的工具。
再次,預算又是一個左右拉通、上下打通的過程。有些部門墻拉得很重,其實就是權力、資源分割過程中,沒有標準化的機制和制度保障造成的,加上文化的封閉和屁股決定腦袋的思維模式,就造成部門之間的協調非常困難。所以,只有充分交圈對稱,達成共識,預算才有更好的執行性、可操作性,整個組織才會有一個共同的經營準繩,這也是文化的力量,其背后對契約的堅守、對規則尊重,對制度的敬畏,對機制的呵護,如果一個員工褻瀆了這些,即使你業績再好,也是要邊緣化掉的。所以,美的對文化這塊抓得很緊,任何一個人不能凌駕于組織之上,不可以破壞規則,必須敬畏客戶、敬畏市場、敬畏規則、敬畏機制、敬畏文化,這才是一個企業的持續成功的必然選擇。
——美的的全面預算管理的十大原則:
原則一:分層分級預算原則,集團和事業部的預算可謂一個整體,兩個層級,所以要分節奏、分主體、分級做。一般是集團先做預算指引,事業部根據預算指引,再細化本事業部的預算,報集團審核審批。
原則二:要鏈接戰略(輸入是戰略解碼中的卡圖表)
原則三:遵循系統和程序原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共識。
原則四:穩健原則,要循序漸進、小步快跑確定預算目標和增長,切忌目標過高。
原則五:聚焦經營和關鍵舉措,做資源的精準匹配。需要提示的是,資源永遠是稀缺的,預算就是以有限的資源最大效力、最大驅動力來確保目標實現。如果用最大的資源來執行相對較小的目標,那公司就不需要你一個高薪高材生來做這個總經理,用一個技校畢業的學生就可以完成。
原則六:持續改善,經營是不斷改善的過程,預算就是把這種改善變化可控的過程管理。
原則七:責權匹配,這是底層邏輯。預算是整個戰略營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你給我這個責任,但是我沒有權力,那預算沒有辦法保障執行,是沒有意義的。
原則八:預算要包括投資和關鍵舉措需要的資源,對于這一點,不要受歷史的指標影響,要一事一議。
原則九:重視過程管理與進度偏差管理。
原則十:預算要做風險預控,包括應收、庫存、資產流動性、現金流等。
——全面預算管理關鍵操作步驟:
第一步:主導部門全面熟悉戰略,預算一般都是由財經部門主導的。
第二步:聽取上級領導指導原則,整體要求,大致方向,增長目標,形成預算指引。
第三步:集團確定預算整體原則、目標,并下達給事業部,確定全面預算報送要求、完成時間、責任人等重要事項;
第四步:由各事業部財經管理部主導,事業部負責人指導并深度參與,根據事業部戰略,編制本事業部預算稿,并報送集團審核。這個過程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復地交叉,達成共識。如果這個過程溝通越好,預算就越有含金量。如果你不溝通,僅聽領導和老板的,形成的預算或直接由老板下達目標,那是會出問題的,這不叫全面預算,叫偏執計劃。預算過程一定會有討價還價、博弈的過程,大家要擺事實講道理,最終會達成共識。
第五步:集團總部初審事業部預算報告,并給出意見;
第六步:事業部最終確定預算方案,并報集團審批;
第七步:集團審批各事業部預算方案,并正式公文下達;
第八步:完成事業部預算后,集團最終確定整個公司預算。
——全面預算管理進行場景案例化:
第一步,每年八月,財務深度參與三年滾動戰略發展研討,并對下一年的經營計劃做出規劃。
第二步,九月初,根據戰略計劃,下發下一年預算原則、目標、策略方向、實現路徑,這一環節采取自上而下運作,帶有一定的方向性、戰略性安排。
第三步,十月中旬之前,下級財務部和業務單位根據第二步指引,形成預算初稿,這個過程會與集團財務管理部做多輪互動,并就年度目標、投資、資源匹配等核心問題進行充分溝通,并盡可能達成共識。
第四步,十一月底之前,上級單位根據下級單位的預算初稿,出具書面審核意見,并指導下級單位進行必要的修正。這個過程中,如果下級單位始終不認可關鍵指標,則需要開專題會議,以期進一步達成共識,如果仍然達不成共識,則由上級主管裁決。一般在裁決前,上級領導將會和下級單位一把手進行一對一談話,以形成思想一致和戰略共識。
第五步,經過上級決策機構審批后,預算以正式書面文件,下達至各業務單位。
第六步,下級組織根據上級單位的批示意見,將預算再往下級單位拆分,下達至各業務單位、各職能部,做進一步分解,并把關鍵事項分解成KPI,形成各組織、各部門的年度責任制,經過層層分解,最終落實到組織和個人,進行閉環管理。
非常嚴密。中國式的全面預算管理,甚至對財政預算都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