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月CPI同比上漲3.3%
5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3%。而從環比來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則是下降了0.9%。
與今年1月創下同比漲幅5.4%的高峰相比,CPI走勢連續3個月回落,半年內首次重新回到“3時代”。
2、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11.3%
2020年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3%。其中,城市上漲3.0%,農村上漲4.0%;食品價格上漲14.8%,非食品價格上漲0.4%;消費品價格上漲4.7%,服務價格上漲0.9%。1—4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4.5%。
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9%。其中,城市下降0.8%,農村下降1.0%;食品價格下降3.0%,非食品價格下降0.2%;消費品價格下降1.3%,服務價格持平。
4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11.3%,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約3.39個百分點。
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上漲66.7%,影響CPI上漲約2.97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96.9%,影響CPI上漲約2.36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2.3%,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下降10.5%,影響CPI下降約0.21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下降3.7%,影響CPI下降約0.10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下降2.7%,影響CPI下降約0.02個百分點。
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四漲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務、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上漲4.8%和2.2%,教育文化和娛樂、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2.0%和0.1%;交通和通信、衣著、居住價格分別下降4.9%、0.4%和0.3%。
3、2013年以來的變化
自2013年12月以后,我國CPI同比漲幅曾連續70個月在不高于3%的區間運行。進入2019年四季度后,這一情況出現了明顯變化。
2013年末以來CPI同比漲幅情況
4月份,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從環比來看,食品價格下降3.0%,影響CPI下降約0.70個百分點,是帶動CPI繼續下降的主要因素。食品中,天氣轉暖,鮮菜供應量增加,價格下降8.0%,降幅收窄4.2個百分點;生豬產能加快恢復,豬肉供給持續增加,價格繼續下降7.6%,降幅擴大0.7個百分點;鮮果和雞蛋供應充足,價格均下降2.2%。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3月,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2.8%,已連續第六個月增長;生豬存欄環比增長3.6%,連續第二個月增長。預計隨著后續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持續提升,以及餐飲業復蘇、消費回升,供需兩端將逐步得到修復。
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降,也使國內成品油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回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環比下降7.5%、8.2%和3.7%。
食品和能源價格環比回落,帶動CPI同比漲幅的明顯回落。扣除了食品和能源的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只上漲了1.1%,這反映出當前通脹水平總體還是出一個相對溫和的狀態。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報告預計,2020年CPI同比增速總體震蕩回落,但警惕CPI的結構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