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萬科也養豬了
5月7日,萬科發布食品事業部人才招募令,稱2020年3月萬科正式成立了食品事業部(BU),業務開展初期主要布局三大領域: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隨后發布的5個社招崗位,包括豬場拓展經理、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養豬場預結算專業經理、豬場開發報建專員和豬場獸醫,工作地點在深圳,要求對養豬充滿熱情,有養豬行業經驗、大學本科。
萬科解釋成立食品事業部的緣由是,以服務萬科現有客戶為起點,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與各行業優秀伙伴共同努力,爭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是“美好生活場景師”的重要組成部分。
2、大企業養豬由來已久
網易養豬場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總面積約1200畝,主要負責人為網易CEO丁磊,目標是建一座網易養豬示范基地,它可以在其他地方復制。網易養豬場要為中國探索“第三代養豬模式”,為中國的養豬業尋找一條全新的路子。
2009年,網易投身養豬業。
2015年12月,借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契機,丁磊甚至拿出“丁家豬”在烏鎮“宴請”馬化騰、張磊、張朝陽等科技大佬,這不禁讓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在微博上評論:在聽了若干年后終于吃到了丁丁養的豬,俺雞凍了半天!
2016年9月29日 丁磊告訴記者,不久,2萬頭“丁家豬”將帶著綠色生態美味標簽登上中國人餐桌。“我的快樂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用技術、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
2014年,萬達就曾在貴州投資10億元用于養豬。
2016年許家印投資3億元,在貴州建設110多個以養豬為主的農牧基地。
2018年5月,碧桂園曾在微信公眾號招聘“養豬事業部負責人”,當年6月15日,“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正式進入養豬業。
3、一季度養豬公司業績十分搶眼
首先,行業龍頭牧原股份率先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
公司稱,歸母凈利潤達40億元-45億元,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為-5.41億元。也正因如此,公司的股價是平步青云。到目前為止,已達到133.2元的高位,并且絲毫沒有回調的架勢。
緊接著,行業排名第二的溫氏股份也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
公司預計盈利18.92億元-18.97億元,同比大增510.90%-511.98%。
預計一季度盈利15億元-16億元,同比增125.09%-140.10%。
此外,正邦科技也表示,一季度歸母凈利潤達9.06億元,比上年4.14億元的虧損,是大幅盈利。
對于一季度業績暴漲38倍的唐人神,公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一季度公司每頭豬的頭均盈利達到1800元!自繁自養企業每頭豬的頭均盈利為1676元。
其中,盈利能力居前的4家企業牧原股份、天康生物、唐人神和溫氏股份,頭均盈利分別約為2213元、2138元、2112元和1608元。
4、丹麥是養豬大國
西歐的一個童話王國丹麥,這個不起眼的小國卻被世界公認為“養豬王國”,其全國總人口約550萬人,但每年向國際市場供應的生豬總量超過3000萬頭,相當于每人出口5~6頭豬。
一是養豬場PSY平均30頭
什么是PSY?就是說一頭母豬每年提供斷奶仔豬數,是母豬繁殖性能的重要參考指標。丹麥全國養豬場的PSY平均達到了30頭,是全世界養豬業PSY最高的國家!相比之下,我國養豬場的PSY均值為17頭!
二是母豬年產窩數最多
母豬每年產幾窩,是母豬生產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產窩數越多,母豬的空懷時間越少,可以有效減少母豬的養殖成本。丹麥最少的年均產窩數為2.25,我國的年均產窩數約為1.7左右!
三是重視飼料的質量和營養成分的均衡
丹麥豬飼料一般都養豬場自己加工配置的,每個養豬場都有自己的種植區域,玉米,大豆等養豬的原材料,都是從自己的土地上生產出來,很少從100公里之外的地方購買原材料。這樣喂給豬吃的飼料都是質量最好的,百分之百保護到養豬的安全。
禁止在飼料中混入藥品、生長激素,在飼料中僅僅適當添加一些維生素和魚粉,從而保證豬飼料營養的全面均衡!
四是嚴格的檢疫制度
丹麥的養豬人一絲不茍地做好每一項殺菌消毒和疾病防控工作,杜絕養豬過程中任何的小細節出現疏漏,從而保證到養豬場的生產安全,維護好豬群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