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愛民之心、為官之本
2020-04-26 23:54:38   來源:今日湖北

1、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


23日,武漢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2例,現有確診病例47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3569例(武漢46417例),累計死亡病例4512例(武漢3869例),累計確診病例68128例(武漢50333例)。

24日下午,隨著最后一例重癥患者新冠肺炎治愈,武漢重癥病例實現了清零。

4月23日,中央政法委機關舉行第10次“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展示會,9位同志聯系各自參與武漢抗疫督導工作談了認識和體會。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強調,要弘揚抗疫精神,樹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這是官方第一次表述抗疫精神。

陳一新的表述是,抗疫精神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精神力量,必須弘揚成為新時代的新風尚。

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迎難而上、勇當先鋒”的擔當精神、“舍身忘死、日夜奮戰”的奉獻精神、“精準防控、精心救治”的科學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2、武漢對四類人員價格臨時補貼標準提高1倍


當前,保民生是一個重點。我也建議,保企業有三個辦法,一是落實政策,二是按照企業疫前一個月工資補貼,三是按照疫前一個月納稅額補貼。

保民生,就是要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其消費水平。具體是提高每個月的補貼數額,使之達到武漢市平均消費水平(2500元)的一半(1250元)。

4月22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他呼吁政府向低收入群體直接發放現金以提振消費,通過發行1.4萬億元特別國債,收入較低的半數國人每人可發放2000元。

4月24日,武漢市發改委決定對今年3月至6月階段性提高四類人員每月價格臨時補貼標準1倍。

具體是,2020年4月在冊的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含城鄉孤兒、含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等四類人員將提高補貼標準。

其中,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每人補貼486;城鎮低保對象每人補貼486元,農村低保對象每人補貼398元。城鄉特困對象:城市特困人員每人補貼973元,農村特困人員每人補貼750元,城鄉散居供養孤兒每人補貼973 元,城鄉集中供養孤兒每人補貼1556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973。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中心城區(含東西湖區)每人補貼923元,新城區(除東西湖區)每人補貼791元。

武漢市四類困難群眾有18萬人。補貼在4月30日前將4月份價格臨時補貼發放到位。自2019年至今,已累計對226.7萬人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7億元。

18萬人,如果每個月把補貼提高到1000元,每個月也只有1.8億元。一年只有21億元左右。

3、提高湖北的抗疫能力


750萬人口的黃岡是基礎教育大市,但高等教育存在短板,全市除唯一的本科院校黃岡師范學院外,公辦高職院校僅有黃岡職業技術學院一所。

該市原另有一所公辦高職院校鄂東職業技術學院,由于多種原因已數年未招生。鄂東職院將更名湖北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黃岡市與省應急管理廳合作共建。

應急管理部組建后,提出在每個省建設一所職業院校。計劃今年下半年迎來首屆新生。

4月23日上午,荊州市公共衛生中心和荊州市疾病預防控制檢驗中心奠基開工。該項目是新開發銀行援助中國的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急項目中第一個開工建設的項目,從項目醞釀、規劃、征遷、設計到今天的開工建設,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2.5億元,其中8億元為新開行援助貸款。

這是全省首家按照“平戰結合”理念設計建設的公共衛生體系項目,一期、二期各設有1000張床位,完工后將交由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運營。

4月23日晚間,華中科技大學官方微博稱,近期湖北省發改委批復了該校申報建設的10個項目。 湖北省發改委網站在4月1日這一天共發布了10份與華中科技大學相關項目的批復文件,估算總投資相加超過100億元。 10個項目全部與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相關。其中,除應急防控P3實驗室及檢測中心、高端生物醫學成像檢測中心、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及研究中心之外,有4個項目涉及附屬同濟醫院,2個項目涉及附屬協和醫院,1個設計附屬梨園醫院。 共有5個項目估算投資金額逾10億元,分別為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疑難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工程(約13億元)、協和醫院(金銀湖院區)國家區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設工程(約20億元)、華中科技大學應急防控P3實驗室及檢測中心(約17億元)、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空—地一體化急救中心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約15億元)和高端生物醫學成像檢測中心(約11億元)。

此外,省發改委網站也發布了關于武漢大學公共衛生應急醫學大樓、湖北省人民醫院傳染病區改造、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能力提升和湖北省腫瘤醫院腫瘤患者傳染病救治基地的批復文件。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4、愛民之心,不可或缺


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們來讀一本書。

2018年4月,我在井岡山干部學院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廳級干部培訓班。本來是黨內一位副局長去的,因為有任務,我頂替了。非常感謝有這次學習的機會。我還差延安干部學院沒有去過。

每個寢室都有一本《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2017年出版),要寫1500字以上的讀后感,并參加小組討論。

這本書是由29名采訪對象的口述匯集起來的采訪實錄,受訪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用真實的歷史細節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故事,再現了習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經歷。

我分為5個方面。


一是學習的七年。

最初老鄉感到奇怪的是,習近平這個北京人比別人的兩個箱子重,是兩箱子書。后來知道他是一個最愛讀書的北京青年。白天勞動,休息時看書。晚上點煤油燈看書。經常成為黑臉關公。

他的書有三個來源:帶去的,借來的,家人寄去的。

他是研究式的看書,他讀哲學書、歷史書、文學書(如魯迅全集),還有軍事書、國際書等。如總參的二戰叢書中的《隆美爾戰時文件》,與孫子兵法齊名的《戰爭論》。細讀《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重要戰役》、《毛澤東軍事文選》。為了研究蘇聯戰爭,他把地圖冊鋪在炕上研究。為了借到《浮士德》,他走了30多里路。可見,他實際上是大學生一樣的讀書。

讀書使他形成了堅強的精神力量。他一直認為,好學才能上進。習近平后來講過一句很精彩的話:“我們讀了很多書,但書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眾結合,才能把水分蒸發掉,得到真正的知識”。

二是思考的七年。

“文革”時期,中國的路怎么走?這是習近平考慮的一個問題。

習近平在陜北的7年,國家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一個黑白顛倒、美丑錯亂的時期,但是,他沒有隨波逐流,反倒是形成了自己的思路。這是十分難得的。

習近平把玉米團子換農民的糠團子吃。農民則把玉米團子留著給孩子吃。習近平感慨道:農民生活真是很苦。從此下決心一定要改變人民生活。

現在,脫貧致富成為三大戰役之一,源自知青歲月。

三是磨練的七年。

何毅亭總結說:習近平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現在有個延安干部學院,似乎是一種特殊的安排。

習近平提前一年下鄉,不滿16歲。而且第二年可能會有當工人的機會。也有可能作為“黑幫子弟”進少管所。因此,當知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02年,習近平的文章《我是黃土地的兒子》,講過要過“四關”:

跳蚤關:跳蚤多,咬了之后又紅又腫,奇癢無比。

飲食關:粗糧多,不會腌菜。缺油。發生過“吃生肉”的故事。

勞動關:每天一早四五點鐘起床。強壯勞動力一天10分,知青5.2分。

思想關:“別人從零開始,習近平要從負數開始”。

四是重塑的七年。

1969年1月到秋天,習近平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憂郁、苦悶過,帶著許許多多的問號到了梁家河。1970年初到1972年回京看望父親,處于穩定向上、刻苦磨練的時期。

1973年后半年,他參加趙家河村“整隊”工作,思想上有了明顯的變化。習近平認為,這是他從政的第一步。從此有了新的人生目標。

當了村支部書記之后,他化解各種矛盾,開辦各種經濟組織(沼氣池、鐵業社、縫紉社、代銷店、打壩子),改善農民生活。積累了農村工作的經驗。他是最后一個離開梁家河的知識青年。曾經想當一輩子的農民。

上了大學后,他也與好友透露,不準備做工科,而要從政,實現為民服務的理想。1982年年初,離開軍委到基層——正定縣,也是由于七年知青歲月打下的基礎。對農村工作比較熟悉。

五是愛民的七年。

他對一位老黨員的母親遺體鞠躬。把自己的錢糧衣服送給乞討的老人。對智力有缺陷的青年——靈娃十分友好。1993年回梁家河村,給生活困難的靈娃母子留下一些錢。

知青原來不了解,為什么每年三、四月,各家婆姨帶著孩子出去討飯。原來是為了把糧食給壯勞力吃。這個對習近平的觸動很大。

后來梁家河書記到廈門,想推銷紅棗、鹿茸等,習近平也牽線搭橋。缺錢拉電線桿,習近平給延川縣領導寫信。最后三個人的機票是習近平私款買的。

梁家河有個農民腿摔壞了,他寄去500元作為路費。治好后,私人掏錢買機票送回延安。

習近平是上山下鄉積極分子,獎品是一輛三輪摩托車,他把摩托車更換為拖拉機、碾米機等,用于公用,這也是為民思想的表現。

可見,“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做實事”的思想,不是憑空產生。

對于自己的知青歲月,他說:“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最大的收獲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是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

這個時期,他形成了“扣好第一粒扣子”、“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想法。

毫無疑問,習近平新思想是從梁家河開始的。

困難時最好的老師。

開卷有益,不是嗎?

我建議,初中高中生以及家長,應該讀讀這本書。了解一個人是如何成長的。

《習近平在正定》、《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等也值得讀一讀。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 |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 | 亚洲一级大片在线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