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面臨多年未有之嚴峻挑戰。但與此同時,跨境電商釋放出了巨大發展潛力。1月份至2月份,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174億元,同比增長36.7%。
疫情期間,跨境電商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重要渠道,充分顯示了跨境電商作為新業態對外貿創新發展的引領作用。
4月7日,國務院決定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上已經批準的59個,全國將擁有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經覆蓋了30個省區市,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
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達1862.1億元,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為49.5%。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外貿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成為創新創業新高地。各綜試區設立“創客小鎮”“眾創空間”等各類孵化基地、平臺共37個,2019年新增跨境電商企業超6000家。截至目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企業品牌已經超過3000個,綜試區企業已建設海外倉超過1200個。
2、武漢與順豐機場
2015年3月,杭州獲批全國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16年1月,寧波、蘇州、天津、上海、重慶等12個城市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18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從以東部城市為主向中西部和東北城市傾斜,北京、呼和浩特、沈陽、長春等22個城市獲批。
2019年12月,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容至59個。石家莊、太原、赤峰、撫順、琿春、綏芬河、徐州、南通、溫州、紹興、蕪湖、福州、泉州、贛州、濟南、煙臺、洛陽、黃石、岳陽、汕頭、佛山、瀘州、海東、銀川等24個市加入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行列。
2020年4月7日,國務院決定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中國(武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國務院于2018年07月24日批復設立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19年1月3日,中國(武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東湖綜合保稅區正式啟動。
3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穩定供應鏈有關情況。
其中提到正在建設的湖北鄂州機場,是我國第一個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也是為了適應我國航空貨運快速發展。鄂州機場的功能定位是貨運樞紐和客運支線機場,按照2030年完成貨郵吞吐量330萬噸進行規劃設計,同時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入駐鄂州機場,并且出資建設鄂州機場航空貨運設施,這也是我國第一個社會資本、企業進入機場的項目。按照目前的計劃,預計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該機場能夠投入運行。
這是武漢跨境電商發展的新希望。
3、虎門外賣內貿一起抓
百家企業開通淘寶直播、4000平方米的攝影棚改造為時尚直播場景、8層近百間公寓被征用改造成直播間……4月16日,虎門電商產業園,作為全國首個服裝類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借著阿里巴巴賦能中小企業轉型的“春雷計劃”,全面建設“淘寶直播第一園”,宣告向直播全面進軍。
虎門電商產業園董事長王偉介紹,“電商讓東莞企業實現兩條腿走路、淘寶直播則會讓東莞企業走得更快”。產業園內部幾百家虎門服飾電商企業,憑借淘寶平臺打造出的供應鏈,保持住了訂單量,甚至成了虎門外貿工廠的新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