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基建”新在哪?
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稱,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新基建”主要包括3大方面內容: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新基建還表現在資金來源上。
根據2018年數據,全國城鎮基建投資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專項債資金使用核算在內)、城投平臺是三大主要資金來源,分別貢獻投資額約23%、25%、38%,合計貢獻達86%。私人部門對基建投資的貢獻主要體現在PPP和電力企業自籌資金,估算其分別貢獻2018年基建投資的6%和8%,占比較小。
發展“新基建”,需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出臺配套措施,對“新基建”給予有針對性的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支持,通過產業引導基金、擔保基金等方式不斷吸引市場資本參與到“新基建”的項目建設中來。
對于“新基建”,要優化財政投資方向和結構,更好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和配置效率。絕不能搞一次性的過度刺激,而應做中期投資規劃,在加大投資力度的同時有節奏分批有序推進。
應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將平衡財政轉向功能財政,上調赤字率和專項債發行規模,為減稅降費以及擴大基建的支出騰挪空間。當前政府杠桿率可控,且背后有龐大的國有資產支撐,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有加杠桿空間,可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支持特定階段基建項目。
要進一步放開基建投資領域的市場準入,尤其是為民營企業參與基建投資拓展渠道、消除限制。
2.盡量不用一次性筷子
此次疫情發生以來,餐飲業催生變革,注重飲食衛生、倡導使用公筷的聲音在各地頻頻出現。
慶元縣瞅準了一個商機——推廣公筷,發展公筷產業。
作為“中國特色竹鄉”,慶元縣的毛竹立竹量有6000多萬株。近年來,慶元竹木加工企業達300家,其中涉及竹筷加工企業15家,年銷售筷子10億雙,產值5億元。
3月12日,慶元縣政府組織召開慶元筷子品牌策劃及公筷推廣使用座談會,力爭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打造本土品牌。
4月1日,竹筷生產大縣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發布了“慶元竹木公筷團體標準”,以此來規范該縣的公筷生產。
要依照新制定的竹木公筷團體標準,打造高質量公筷產品;要創新銷售模式,通過網紅銷售、直播、體驗試用等多種銷售模式搶占市場;要組織工作專班,通過組織設計大賽及網紅直播,開展系列宣傳等,讓“慶元公筷”搶得商機……
3月18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共同組織起草的《中餐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服務規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團體標準的發布,標志著中餐“三制”即“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從行業倡議提升到了標準化層次。
該標準還指出公勺公筷需與個人使用餐具具有相對識別性,根據顏色、長短、形狀或材質等明顯特征,以示區別。使用公筷自行分餐,上桌的每道菜、點、湯應保證一菜一勺或一菜一筷。席間服務人員應巡回觀察,客人自行夾餐時,提醒使用公筷公勺。
早在2007年,武漢小藍鯨餐飲集團董事長劉國梁就在多年健康餐飲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健康飲食五級臺階”,為消費者吃出健康來,找到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一級臺階:雙筷雙勺(公筷公勺,私筷私勺)。
二級臺階:電腦配餐(研發了健康飲食導向軟件系統)。
三級臺階:三個不自由(不讓顧客亂點菜,避免營養不均衡;不讓顧客空腹飲酒,避免傷胃;不讓顧客多點菜,避免浪費)。
四級臺階:健康“順口溜”(吃“黑”喝紅,爭“蜂”吃醋;終生不斷奶,餐餐吃青菜)。
五級臺階:健康九字經(素為綱、動經常、心舒暢),讓顧客在進餐中不僅品嘗到美味的菜肴,而且還學到了相關的飲食養生之道。
3.酒也直播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線上休閑食品銷售規模逐年擴大,2018年為8937.80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12974億元。隨著居民消費升級步伐加快,食品、飲料等行業緊跟市場變化,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加快向全場景、全渠道、全時段和全品類的新零售方式轉變。
我曾經問過:酒的直播何時來?
近日,重慶江小白酒業公司就在網上開展了多場“云消費”活動。
通過江小白“我的酒館Pub”微信小程序等平臺,用戶可以在線購買江小白旗下全系列產品,并可以享受定制服務。
通過互聯網平臺與消費者進行互動,能夠更好地了解并滿足疫情期間消費者的各種需求,推動快速消費品行業進入提質增效快車道。
從2月初到3月31日,江小白微信小程序累計訪問量達27萬人次,產生了近3萬份訂單。所有訂單收取、物流配送、結算都由江小白后臺系統自動完成。3月7日,江小白在多個電商平臺旗艦店上線“支持者”計劃,旨在引導消費者深度參與定制消費。
江小白根據年輕人喜歡的口感,接連推出淡飲、混飲等創新產品。這種具備個性化、分層化的多場景服務套餐,主要通過不同的產品組合、服務以及場景分層,使消費者獲得不同的消費體驗,受到市場歡迎。
還有什么不可以直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