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財大企業價值研究中心報告(2)
一是新冠疫情下企業經營面臨的挑戰。
(一)企業2020年一季度營收受疫情影響預計大幅下降。
受疫情影響,約20%的企業被客戶取消訂單較多;客戶取消訂單非常少的企業也約占20%,反映疫情影響客戶訂單取消情況較為普遍。
酒店、餐飲、旅游行業訂單取消最為嚴重,制造、食品等生產型企業較多。
(二)企業普遍面臨比較大的租金、工資、稅費等綜合成本壓力。
企業在停工過程中,有55%的企業面臨的綜合成本壓力較大。
(三)企業面臨的離職壓力平穩,但裁員壓力較大。
目前企業的離職率超過10%的企業占比不超過9%,大多數企業離職率低于5%。
(四)企業面臨原材價格普遍上漲情況。
調查反映面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企業占比10.69%,小幅上漲的占55.2%,合計達到約66%。
(五)企業面臨庫存不足和難以尋找替代供應商問題。
一旦企業供應發生中斷,有32.6%的企業將面臨難以找到替代供應商的風險,說明大部分企業供應鏈缺乏韌性。
(六)疫情將推動企業提升數字化創新水平。
約56%的企業員工開展線上辦公比例較高,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調查者認為“將大力采取數字化手段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七)疫情的全球擴散對部分企業原材料供應帶來嚴峻影響
18%的企業原材料采購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程度較高,全球疫情對企業正常運營影響程度比較大和非常大的占比合計約45%。
二是企業對政府支持政策的需求和政策落實情況。
(一)不同類型企業期望的政府支持政策存在差異,需要精準施策
超過70%的企業希望政府能夠進行財政補貼,其次是降低銀行利息;減免房租和提供防疫物資采購渠道也占有較大比例。
(二)政府幫扶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需要進一步強化落實
有近40%的企業目前享受的政府幫扶復工復產政策落實較好,但也有15%的企業享受幫扶政策情況比較差。
巴菲特投資失誤
據巴菲特4月3日向美國證交會提交的信息披露報告,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日前減持了約1300萬股達美航空,價值約3.14億美元;幾乎同時巴菲特還減持了約230萬股西南航空,價值約7400萬美元。兩者合計為3.8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7.51億元。
美國此前2萬億美元的刺激大包中,據統計,商用航空有望分得總共500億美元資金支持,其中一半是以貸款的形式,一半是以專項支持資金的方式。
也有航空業人士認為,疫情結束后,航空業的營收狀況也難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因為在家辦公期間,很多企業習慣了遠程辦公模式,這意味著相當一部分差旅費會從公司預算中削減。
英國人買母雞生雞蛋
疫情初期,中國人買保險,美國人買槍。
現在英國人買母雞,中國人種菜。
據外媒報道,針對民眾搶購母雞的事情,一家禽供貨商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3月20日一天的母雞銷量就相當于以往的1個月,為此養雞場還特意做出限購的決定——每人限購3只雞。
搶雞的原因非常魔幻:主要是因為,市場上的雞蛋出現了緊缺。
英國一家時尚雞舍生產公司的發言人Johannes Paul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周(3月16-3月22日)歐美銷量提高了66%,比以前任何一周銷售量都高。
騰訊會議
3月30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宣布,騰訊公司成為其全球合作伙伴,為聯合國成立75周年提供全面技術方案,并將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和騰訊同傳在線舉辦數千場會議活動。
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線會議的需求。聯合國希望合作伙伴、第三方和全球公眾,能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兩大平臺,并借助騰訊同傳技術,靈活組織和參與不同規模的在線會議。另一方面是發起1分鐘問卷,集納到更多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甚至不同興趣的人群關于氣候危機和人類未來等議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