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洗手有多重要
2、很快確定全國哀悼活動
3日,周五,晴。
3日,全國大陸新增確診病例19例,其中18例為境外輸入病例,1例為本土病例(湖北1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湖北4例);新增疑似病例11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截至3日,全國大陸現有確診病例1562例(其中重癥病例33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6751例,累計死亡病例33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1639例,現有疑似病例114例。
湖北新增確診病例1例(武漢1例,又把辛辛苦苦做出來的0給破了),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0例(武漢150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武漢4例),現有確診病例834例(武漢830例),其中重癥病例303例(武漢30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3762例(武漢46611例),累計死亡病例3207例(武漢2567例),累計確診病例67803例(武漢50008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現有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
武漢新增的1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
怎么來的?沒有洗手。
患者居住在硚口區榮華街建國社區金玉華庭小區。1月23日起一直居家,自2月20日起曾多次前往小區門口取團購食品和快遞,每次團購物品拿回家后未進行其他消毒處理,取外購物品時沒有戴手套,有幾次沒有洗手。1月23日至3月29日,患者無任何不適,無醫院門診就診史。
3月30日,患者獨自駕車前往市六醫院體檢。4月1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送至酒店隔離。2日下午送至市肺科醫院就診。3日訂正該病例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病例生活樓棟曾有確診病例,不排除社區感染。
本人日記中曾經呼吁,戴好手套,研制手套機,類似于鞋套機。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中國以外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76112例,達到889838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822例,達到46994例。
截至3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境內已經奪去3331人的生命,其中,有61位醫務人員殉職。
截至4月2日,全國共有60名公安民警和35名輔警犧牲在抗擊疫情和維護安全穩定第一線獻出寶貴生命。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發布公告,決定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依據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的相關規定,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可以下半旗志哀。
與我國此前因嚴重自然災害舉行全國哀悼日不同,這次是我國首次因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依法啟動全國性哀悼活動。
國旗法施行以來,為表示對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中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我國曾進行過三次全國性哀悼活動。
此外,也有一些特殊事件和特殊日子下半旗表示哀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國家公祭儀式主會場曾下半旗。
說實話,網絡上討論公祭日的不多。因此,此次國務院的公告讓人感到一種慰藉。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很人性化,悼念逝者,生者要更加珍惜,也是向世界告知科學抗疫的重要性。
不過,為了搞好中國的公共衛生安全事業,避免再出現如此巨大的的損失,把每年1月23日(武漢封城日)作為抗疫日、在武漢南岸嘴設立武漢抗疫紀念主題公園的是必要的。
早在2月中旬,朱征夫等22名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將湖北省武漢市宣布封城的1月23日確定為抗疫紀念日。
一是將湖北省武漢市宣布封城的1月23日確定為抗疫紀念日,紀念新冠疫情的死難者;二是在武漢市樹立紀念碑,刻上所有死難者的名字;三是對抗疫過程進行總結,對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國家表彰;四是根據國務院《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將在抗疫斗爭中犧牲的醫護人員、公務人員和其他在抗疫過程作出貢獻的人評定為烈士,家屬享受撫恤待遇,事跡供人們瞻仰學習;五是在武漢市建立抗疫紀念館,宣傳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涌現出來的英雄事跡。
提案者包括全國政協委員朱征夫、劉昕、熊水龍、魯曉明、黃玲、蘇權科、溫思美、許玲、吳培冠、蔣洪峰、岳世鑫、黃西勤、鄧文基、陳偉忠、陳怡霓、郝振山、于欣偉、劉偉、黃武、陳海佳、張力、許鴻飛。
2月21日,上海市政協收到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將武漢宣布封城的1月23日定為每年的全國防疫日,并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
這份提案是由上海市政協常委、民盟華東理工大學委員會常務副主委安琦執筆,全國政協委員曹阿民邀請了廖瑛、王勇、李珺、胡蘇云、堯金仁、周蓓華、厲震林、楊文悅、周保春、奚君羊、秦鈉、何祖華、喬國強、盧永毅等上海市政協委員聯名后提交。
作為武漢人,我是非常支持這個提案的。而且建議主題公園放在武漢的心臟——兩江交匯的南岸嘴。
3、年內第三次降準
央行3日發布公告稱,決定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同時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2020年的首次降準是在1月1日,央行決定于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
第二次降準是在3月13日,央行宣布3月16日起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如此高頻率的降準,也是這些年來少有的。既體現了逆周期調控逐漸發力,也說明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發展面臨的急迫性。
3月31日國務院會議明確,要推出的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3000億元小微金融債券、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的公司信用類債券,都有助于拓寬中小微企業的低成本融資渠道。
從財政角度來看,也是積極支持地方上項目。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作為擴大有效投資一部分內容的PPP項目數量也在穩步上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各地已錄入全國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項目7093個,總投資20.42萬億元。
住建部表態,推動住房租賃企業經營模式轉變,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以及養老、租賃住房建設等,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業,建設智慧社區。
這些都是企業家要關注的事情。
4、湖北也盡力幫扶企業
3月27日,湖北省經信廳和建行湖北省分行簽署合作協議,通過政銀協調機制,今年將為中小微企業增貸500億元。
該項目是在特定時期內搭建的公共開放金融服務平臺,企業將享受配置專屬產品、降低貸款價格、線上金融支持、提供綜合融資、延期還本付息等服務。此外,湖北省經信廳還將強化各項援企、穩崗、擴就業幫扶政策落地執行,積極協助爭取各項中央專項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截至3月25日,湖北省規上工業企業已有1.45萬戶開工,復工率為93.5%;已有192萬職工返崗,到崗率為67.8%。
武漢市也在積極收集需要幫扶企業的名單。
3月31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發展改革局組織申報服務業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貸款資金融資需求。明確了推薦范圍,重點支持與制造緊密相關的物流、研發、設計、軟件信息、人力資源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
5、武漢也要發消費券了
湖北省總工會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基層工會在繼續落實《湖北省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的職工集體福利支出限額標準外,今年可按每人不超過500元的標準,統一組織購買我省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或以愛心消費扶貧劵(包括電商消費劵)的形式發放給工會會員(職工),用于購買我省農副產品,重點是購買我省貧困地區農副產品。
早在2009年,南京就在全國首發鄉村旅游消費券,后來,蘇州、揚州、無錫、廣州、武漢等地也紛紛加入,在全國掀起發放旅游消費券的熱潮,那次是面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推出的促銷舉措。
3月2日,濟南發放2000萬元消費券,拉動文旅消費;3月5日,浙江建德發放1000萬元旅游消費券;3月12日,南京發放3.18億元消費券,浙江推出總價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全國已有超過17個省市宣布已發放或近期將要發放電子消費券,總金額已超過50億元。
武漢人也在期待之中。
2日,武漢市政府自4月20日至7月31日,發放消費券5億,用于刺激本市市民和外地游客在本市實體店消費。
具體是分4類差異化投放餐飲1.5億元、商場1.7億元、超市便利店0.6億元、文體旅游1.2億元(據核銷和實際效果分階段調整投放比例)。按照外省15倍的拉動效應,對市場的影響是可觀的。
阿里巴巴、美團、騰訊3家電商平臺企業配比投放價值18億的平臺消費券和商戶消費券。
這個力度,在全國是最大的。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有長效機制,保證低收入者的最低消費水平,即建立基本收入計劃。
6、中國口罩的數字
口罩,防疫的第一寶貝。它的故事富有戲劇性。
1月24日至1月30日,中國進口口罩5600多萬只,至2月11日,進口口罩7.3億只,增長近13倍。
到了2月29日,進口的口罩數量為20.2億只,相較2月11日增長不到3倍,增速已經明顯下降。
在這些進口的防疫物資中,有很多都來自各國對中國的無償援助。
1月25日,日本率先向中國捐贈口罩。隨后,韓國、伊朗、巴基斯坦、美國也紛紛捐贈。
截至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等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
2018年中國口罩產量約45.4億只,2019年突破50億只,也就是平均每天可以生產1300多萬只。
截至2月5日,我國的口罩日產量1480萬只,其中N95口罩為11.6萬只。當時,全國僅醫護人員日消耗口罩就高達1400萬只。
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1.16億只。
到3月17日,跨界轉產口罩的企業已達到15528家。
3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全世界每月將需要8900萬只醫用口罩,這個數字還不到中國 1天的口罩產量。
據海關統計,僅在3月6日到3月21日之間,中國就向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2300多萬只口罩。而在3月23日,中國一次向俄羅斯提供了2550萬個醫用口罩。
3月26日,外交部公布,中國已對8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
現在,理一理這些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什么是制造業大國。
7、關于復工率
為了反映企業復工復產的狀態,我的母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企業價值研究中心成立研究團隊,從企業復工復產的人員、資金、市場需求、原材料供應、物流、生產運營、疫情防控等七個方面的恢復與保障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編制了新冠疫情下企業復工復產指數,具體包括員工復工指數、疫情防控指數、供應恢復指數、生產與運營恢復指數、需求恢復指數、物流與信息流恢復指數、資金流恢復指數七個指數,在六個分項指數的基礎上加權平均,計算企業復工復產綜合指數。
總的結論是:
截止2020年3月27日,企業總體復工率已超過70%,規模較大企業比小規模企業復工率更高;酒店、餐飲和旅游業,建筑、建材和房地產行業的未復工復產比例較高;醫療、制造業、交通、快遞、物流與倉儲行業的未復工比例較低;外資企業復工比例高于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復工比例高于國有企業。
8、小結
武漢又有1例,洗手非常重要。
為了緬懷逝者、烈士,全國性悼念活動深得人心。
增加貸款、發消費券,武漢也不含糊。
復工率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