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4月8日解封進入了倒計時!這座英雄城市,“封城”自1月23日時至今日,已是第70天。
葉青的武漢日記也寫到了第70天。此時,廣為流傳的方方日記已停更、俞敏洪日記已改成了周記。這位58歲的老人,依然筆耕不輟,他如實記錄了戰“疫”過程中的親歷事件和重大變化,引起廣泛關注,《人民周刊》、財新、環球人物、每日經濟新聞等多家媒體做了葉青的專訪。
疫情期間,葉青異類的敢言也曾帶給他外在的壓力,他果斷地說:我寧愿不當官,也要把這個日記繼續寫下去,這是一份歷史的記錄,是給歷史的交代。想到每一個死去的人,我就決定將來要膽子更大一些,講更多真話實話。
葉青說武漢即將解封,可以結束日記了。與此同時,春暖花開,中國經濟在逐步復蘇。這份武漢日記注定是一份寶貴的史料,再次深深地感謝葉青!
作 者:葉青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導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正和島藍色島鄰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數字很沉重
數字最可以說明問題。
武漢封城70天的努力,留下了一組數字:
4月1日,湖北新增確診病例0例(武漢0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5例(武漢145例),新增死亡病例6例(武漢6例),現有確診病例1132例(武漢1128例),其中重癥病例400例(武漢397例)。
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3471例(武漢46320例),累計死亡病例3199例(武漢2559例),累計確診病例67802例(武漢50007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現有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
每天上下班,我都會聽央廣新聞,了解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最近的央廣新聞,武漢的內容已經越來越少,主要就是歐美的事情,留學生的事情。
最近關于武漢的內容,是采訪ICU病房的醫生,講志愿者的故事,讀抗疫日記。今天早上還聽到小左采訪謝俊明先生、武漢亞心總醫院在抗疫一線的事跡。
專項支持很期待
武漢怎么發展?湖北怎么發展?這是中央肯定會考慮的問題。
從湖北省經信委、統計局公布的今年前2個月湖北主要經濟指標來看,數字難免很糟糕。
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2%(全國-13.5%)。
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7.4 %(全國是-24.5%)。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6.87億元,增長-43.1%(全國-20.5%)。
4)實際外商直接投資0.94億美元,增長-94.0%(全國是-53.6%)。
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6.25億元,增長-31.3%(全國-9.9%)。
但是,到3月底,湖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70%。3月份湖北開始逐步解封,預計數據會回暖。
那么,武漢的數據如何?3月30號公布的2020年1-2月武漢市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正好說明武漢的難處。這需要上上下下、天南海北、老少爺們的大力支持。
要把湖北的事情辦好,一方面靠湖北人的加倍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央的大力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在武漢考察時,專門提到兩點:
一是要落實落細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二是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要繼續加大對湖北的支持力度,制定一攬子計劃,在就業、財政、稅收、金融、脫貧攻堅、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適當傾斜。
現在就看各部門怎么操作了。湖北人民很期待。
努力完成今年的任務
在武漢時,總書記強調,這次疫情,短期內會給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陣痛,但不會影響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武漢之后,總書記考察了民營經濟活躍的浙江,向社會各界傳遞了一個鮮明信號:在疫情防控持續向好之時,需推動經濟發展早日步入正軌;在經濟社會恢復運行的重要時期,十分看重中小企業的復蘇和發展。
在浙江之行中,我特別關注兩點:
一是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我們當然很相信這一點。特別是在各國陷入疫情的重重困難的時候,中國率先跳出困境,完全可以先發展一步。連武漢都可以解封了,還有比武漢更困難的地方嗎?
二是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再次強調,要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統領。
2018年,“八八戰略”提出15周年,我在開車時聽到這個詞,就相信一點:浙江的昨天,就是中國的今天。治國理政戰略是從治省理政戰略中來的。每次給干部講課,我都會講到《習近平的知青歲月》和“八八戰略”。
“八八戰略”是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作出了“發揮八個方面的優勢”“推進八個方面的舉措”的決策部署簡稱。
一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體制機制優勢,大力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二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區位優勢,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三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塊狀特色產業優勢,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四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城鄉協調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
五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
六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山海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努力使海洋經濟和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成為浙江經濟新的增長點。
七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環境優勢,積極推進以“五大百億”工程為主要內容的重點建設,切實加強法治建設、信用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
八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加快建設文化大省。
2003年,為什么中國會提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大事業一起抓?原來是從浙江開始的。為什么會搞農村“廁所革命”?也是從浙江開始的。
所以,我說,浙江的昨天就是中國的今天。
以民為本、脫胎換骨地建設新武漢
張之洞時,武漢是“大上海”之后的“大武漢”,排在全國城市第二,之后從來沒有這么好的排名。
2019年,武漢的GDP從全國第九,提高了一位,到第八。而天津從第六退到第十,擠掉了4700億元。原因是,全國統一核算GDP,各省再也不能算自己了,當地領導也沒有理由責怪統計局長了。
陳一新同志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武漢待了441天,通過十大改革,讓我們看到了“新武漢”的大概。
本地媒體來采訪我,問:8日以后,你有什么想法?我堅決地說:以民為本地建設新武漢,脫胎換骨地建設新武漢。
1. 對于企業來說
一要做大現有的健康產業。我們單位安裝了一臺高德紅外的測溫儀,兩個攝像頭、一臺電腦,就可以把進出的人的體溫測好。如果聯網,還可以有全市的體溫大數據。
早在2月13日,高德紅外復工員工已達1500人,占全部員工數的70%。
二是本土企業擴大經營范圍。
3月16日,漢商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增加了經營范圍:
1. 研發、生產、銷售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
2. 醫用器械和醫用耗材的批發、進出口。
3. 研發、生產、銷售衛生用品類。
4. 藥品的經營、醫療投資、醫院管理服務和養老服務。
這一類的企業會越來越多。
三是招商引資,“資智回荊楚”。特別要加強醫療健康產業的招商引資。“資智回漢”是武漢2017年提出來的,現在擴大到湖北省。
2. 對于政府來說
一是要謀劃“大健康之都”。2017年11月21日晚,武漢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原因是萬里長江第一橋,使得武漢擁有無比強大的橋梁設計建造能力。現在則要成為“大健康之都”。
二是要謀劃“直播電商之都”。廣州、寧波已經走在前面了。
3月25日,廣州市商務局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從五個方面提出16條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直播電商。
預計到2022年,廣州推進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
構建一批直播電商產業集聚區、扶持10家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頭部直播機構、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MCN機構(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房產中介)、孵化1000個網紅品牌(企業名牌、產地品牌、產品品牌、新品等)、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帶貨網紅、“網紅老板娘”等),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
同日,寧波市與拼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一年內,寧波企業在拼多多開店總數預計增加至15000家,上線品類達到20000種,實現寧波各類特色產品全覆蓋,全年銷量達到800億元。
通過外賣,武漢的服務業得到了恢復。連很多老人都會使用手機下單。武漢最有必要成為直播電商之都。
3. 對于公眾來說
一要有健康的言行。當然,遇到“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還是要罵一罵。
有的不健康的行為要減少,比如,上電梯完全可以少按一個關門鍵。只要按進電梯的鍵和樓層鍵就可以。不相信你可以試一試,你按關門鍵與自動關門,快不了多少。但是,可以少接觸一個鍵。
二要做好主人翁。熱愛武漢這個英雄的城市。以民為本的國家,才會強大。同樣,以民為本的城市,也會強大。有主人翁意識,以民為本才有意義。
結語
70天過去了,8號武漢解封,人員可進可出,有一種別樣輕松的感覺。人們從緊張恐慌到等待盼望,從手足無措到圍剿病毒,展現了史上少有的病毒大戰的中國智慧。
世紀性的病毒入侵人類,讓我們這一代武漢人遇上了。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記錄下來,傳遞下去,讓悲劇不再重演。
互聯網+日記,成為伴隨這次疫情防控的文化產品之一。
我看了醫生護士日記、病人日記、記者日記、名人日記(方方日記、俞敏洪日記),還有我的日記。大家從專業角度、情感角度觀察這次疫情,絕大多數都是真實的想法。
我主要從財經角度分析疫情。這批日記將會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下來,供后人思考。
這將是我的最后一篇總結性文章,我的武漢日記也會寫到8日為止。
謝謝大家對武漢的支持與關愛。新武漢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