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時常流淚?
這50天,是很多武漢人一生中流淚最多的時間段。
看到醫院里早期雜亂無章的視頻,會流淚。
看到死亡病例從100、1000到2000、3000,會流淚。
看到“一家三口”被病毒帶走,然后,“一家四口”、“一家五口”被疾病、被垮塌賓館帶走,會流淚。
看到大批醫療隊、醫療物資到武漢,武漢有救了,會流淚。
看到一個或多個省市區醫療隊幫助湖北一個地級市,湖北有救了,會流淚。
看到火神山醫院三位軍人、護士向一位即將出院的老志愿軍戰士敬禮,會流淚。
看到鐘南山院士跟美國哈佛大學醫學家交流,會流淚。
看到7旬的李蘭娟院士臉上深深的勒痕和她說的大決勝,會流淚。
看到12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5例、死亡病例6例,會流淚。
……
最高領導人感謝武漢人民
50天來,從鐘南山院士、市委書記、省委書記、最高領導人再到世衛組織的官員,都說了最為核心的四句話: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感謝武漢人民、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50天來,4萬多外援、8萬多本地醫護人員、10萬以上的社區干部、警察、志愿者等,日夜奮戰,在一座看似安靜的城市里,與病毒爭斗,守護著這座城市。
武漢天天上頭條,天天上新聞聯播。
在武漢的歷史上,能夠成為中國焦點的,有以下幾個時期。
一是在元代,武昌是湖廣行省的管理中心,“湖廣”二字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管轄的區域有兩湖、兩廣、海南。
二是在明清之際,在景德鎮、佛山鎮、朱仙鎮、漢口鎮這四大名鎮中,因為長江、漢水交匯,又居中國之中,而開啟發達的商業中心的歷程。
三是120年前,因為張之洞18年的“湖北新政”,武漢的外貿數據、工業數據僅次于“大上海”,而被成為“大武漢”。據馮天喻先生說,當時的漢陽鋼鐵廠的產量相當于全國的96%。
四是從1960年到1974年的14年間,毛澤東每到武漢,必定住在東湖賓館內的梅嶺1號,下榻44次之多。東湖賓館由此被稱為“湖北的中南海”。
五是2020年的春天,因為抗擊新冠肺炎的武漢保衛戰。這是毫無疑問的。
有問題就查,不要讓記者成為偵探
50天,疫情與輿情齊飛。武漢的官員從不知所措,到順應民心。
一開始,各個部門都會振振有詞地解釋、辯解。訓誡“八人”,公安部門有人解釋;司法廳退休干部事件,有人開脫;監獄走人事件,監獄管理部門很輕松地說:刑滿釋放,要依法送走。
這引起了更大的輿情。
后來,幾乎是一有問題就查出,再道歉,再更正。絕不手軟,絕不遲疑,以平民憤。
比如,青山垃圾車運肉事件,下午5點發現,晚上處理干部,上午更換,半夜宣布查出分管副區長。一條龍,處理極為神速。這都是一堂堂生動地干部教育課,比上黨校還有效。
50天了,武漢的市民認清了病毒的真面目,也認清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真面目。市民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恨之入骨,連喊帶罵地反擊官僚主義。再也沒有人敢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開脫。
上周,我在市民留言板上反映:武漢二環線,南國家居到馬房山隧道,有大坑。兩天之后,不僅坑填好了,路面鋪平了,而且還有白線。武漢的黨員干部,正在用實際行動抗擊官僚主義。
我相信,這場大疫,改變的不僅僅是市民,改變的還會有黨員干部。
如果從2019年12月,一開始有這種“以民為本”的信念與行動,就不應該查了不該查的人,該查的人又沒有查。現在,只好由媒體來查,比如,新京報的記者就幾乎成為偵探了。
50天證明,新冠肺炎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一起反,才是正確的選擇。
在2017年初,這兩個主義,被時任市委書記陳一新同志并稱為“新衙門作風”。一定要反“新衙門作風”,真正做到“以民為本”。
在世界性大流行面前,不僅形成治療的中國方案,同時,也形成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斗爭的中國方案。
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比新冠病毒還厲害,平時忍一忍,這個時候忍無可忍。“新衙門作風”傷了老百姓的心。
老百姓是天,武漢用2000多條生命證明這一點。建國70年了,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在直播一天失去上百的生命,現在到了上幼兒園年紀的小朋友都永遠記得,這一年春天之后為什么不能上學,因為大人說了,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害的。
50天,也證明了一點,要按照老百姓的思路決策。
刪帖要慎之又慎,不要想都不想就刪帖:帖子中可能有正確的內容,特別是要再刪引發刪帖的文章時,會非常尷尬,將成為大學輿情分析課程的案例。
盲目地刪帖,會成為“新衙門作風”的打手。只要沒有違反基本原則的事情,就不要刪。
2013年2月6日,最高領導人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新老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共迎新春座談時的講話提出:
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黨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講真話,敢于講逆耳之言,真實反映群眾心聲,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是黨外人士,我就是這樣做的。
知識就是力量
50天取得的初步勝利證明,知識就是力量。在“看不見的病毒”面前,市民、一般干部都是小學生。因此,我一直建議,分管衛生的副省長、副市長、副縣長、衛健委主任,一定要由懂醫學的人擔任。
50天充分證明,在與病毒搏斗中,醫護人員才是沖在一線的戰士,院士才是將軍。
2019年12月8日,新冠肺炎這只黑天鵝降臨武漢。
12月30日,李文亮所在醫院的后湖院區急診科確診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7例SARS”患者,李文亮在下午5點多,他在同學群中透露了這一信息。
1月20日下午,鐘南山院士對新華社說:沒有特殊的事,不要到武漢,晚上在新聞1+1中說: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14名醫護人員已經感染。這天,市民才知道自我保護。
1月22日,李蘭娟院士提出:武漢必須封城。中央接受這個建議。23日10點封城。
1月27日,張伯禮院士提出:人分“四類”(確診、疑似、發燒、接觸者),中西醫結合治療,立刻開始選擇隔離點。
2月2日,王辰院士建議建“方艙醫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3日開始建,增加了4000個床位。方艙醫院是中國、世界醫療救援史上的創造。
可以看出,決策邏輯是:院士建議——中央指導組決策——武漢市執行——執行不力換人……
世界大流行下的中國擔當
50天,中國的抗疫越來越好,世界卻越來越亂,越來越難。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日10時(北京時間12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6703例,達到44067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10例,達到1440例。
在3月1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耿爽表示,中方愿在毫不放松繼續做好本國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努力為全球的抗疫斗爭做出貢獻。
一是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協調
疫情發生后,中方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分享了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及時向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疫情。
二是同世界各國開展抗疫經驗分享和交流
中方已經發布了7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6版防控方案,這些方案源于中國,面向世界,已翻譯成多語種同世界各國分享交流。迄今中方已與歐盟、東盟、非盟、加共體、上合組織、南太島國及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摩爾多瓦、格魯吉亞等國舉行視頻會議,交流疫情防控和診療經驗。
比如,鐘南山院士通過遠程視頻應邀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兩個關鍵點:將近150項針對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包括克力芝、阿比多爾、磷酸氯喹、利巴韋林、瑞德西韋,以及一些中藥;政府采取強有力的行動進行早期防護,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隔離是疫情防控的關鍵。
三是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專家團隊
中國紅十字會已經向伊朗(上海)、伊拉克(廣東)、意大利(四川)派遣專家團隊,在當地密集開展工作。據稱,江蘇將要出征巴基斯坦。說不定又是一種“一個省一個國家”的方案。
四是向國際社會提供藥品等防疫物資援助
中國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向有關國家捐贈口罩、藥品、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向一些國家出口急需的醫療物資和設備。比如給了日本一萬份檢測試劑,又給了伊朗25萬只口罩和一批檢測試劑。
3月1日,上海海關為上海市政府捐贈給韓國大邱市的50萬只口罩辦理快速通關。
6日,復星支援日本的首批3.6萬件醫療防護物資由東京轉運至北海道,并以復星基金會的名義轉交北海道廳。
五是同國際社會加強科技合作
中方愿同有關國家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方面開展科技合作,為在全世界范圍內早日戰勝疫情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目前,全球多種疫苗路線正齊頭并進,中國沿著5條技術路線加速疫苗攻關工作。而北京時間3月5日,據美國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官方宣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完成對該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mRNA-1273”的審查,批準其進入臨床試驗。
病毒沒有國界,對人類的受害,都是共同的。
像50天前一樣,我們中國人也要像幫助武漢一樣,幫助世界人民抗擊疫情。
中華民族、中醫藥、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在做自己的同時,責無旁貸地走到世界救援舞臺的中央,這何嘗不是民族振興的責任與路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