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數據:2020年武漢GDP增長目標7.5-7.8%,好!
2020-01-12 11:44:27   來源:今日湖北

1、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數據


武漢市2019GDP預計增長7.8%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比重達24.5%;

數字經濟占比40%左右;

一半工商業用電價格降低10%;

減免各類稅費428億元;

民生投入增長14.9%,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2.1%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R&D)增長10%

人才總量突破260萬人。

2019年武漢營商環境評價躋身全國前十、中西部第一。


2020GDP目標是7.5-7.8%


這種區間增幅的設計很好非常支持


今年武漢將完善重大項目儲備庫、建設庫、達效庫轉化機制,統籌推進230個市級重大項目建設,力爭民間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的52%以上。


圍繞產業升級,加快實施一批“芯屏端網”重大項目,推動光谷生物創新園二期、漢江灣科創總部基地、阿里巴巴武漢產業社區等265個投資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開工,加快建設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吉利路特斯、天馬G61020個投資億元以上續建項目。


保持招商引資力度,突出產業招商、市場化招商,力爭實際到位資金8600億元以上。


2、我為什么最關心區間增幅?


我最關心政府工作報告中有沒有GDP的區間增幅,20193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從中可以看出,這不同于2018年的表述,在2018年談到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時,當時李克強總理的說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而2019年重新使用了區間增幅的方法(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增長6%-6.5%),我感到很高興。


為什么對“GDP增長率”、“稅收計劃”、“財政支出”等這些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指標宜做有上下限的區間預計,而不是定點預計,我在2015年寫的《關于只公布重要指標上下限的建議》文中做了回答,主要內容如下:


近幾年來,年初公布的GDP增長率,一般在次年年初的總核算中都會是“八九不離十”,比如,年初預計增長是7%,最后核算就一定是7%,或者7.1%6.9%


對此,人民群眾很是納悶:GDP增長預測為什么會如此精準?


實際上,一年之中有大量的不確定因素,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年初預計的GDP增長率是很難原原本本地實現的,但卻是在無意之中“吻合”了。


因此,我建議對“GDP增長率”、“稅收計劃”、“財政支出”這三個相關指標做上下限的數字預計。


一是建議年初只公布GDP增速的上下限:比如,在一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各項利好都能夠正常地發揮,該年的GDP增長會在7.5%左右;反之,該年的GDP增長會在7%左右。次年初,再如實地核算上年的GDP增長率。


二是對事關千家萬戶的稅收增長率也應該如此安排。如果嚴格按照稅收計劃征收,只會是兩種結果得其一:要么企業少繳稅,“藏稅于企”;要么企業多繳稅,企業倒閉歇業。無論哪種結果,這都違背了“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作用于經濟”的基本規律。


并且,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議中指出:“審核預算的重點由平衡狀態、赤字規模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這就要求不能為了滿足支出需要、減少赤字、完成稅收計劃而征稅,而要為了發展經濟、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而征稅。


三是為了與稅收收入額相適應,國家的財政支出額也應該是變動的,也有一個上下限的規定:經濟形勢好、財政收入多時,有的支出項目可以實現,否則,就需要減少支出,或者借地方債。我把它稱為“鉛筆效應”。鉛筆的圓柱體為固定的支出,圓錐體為可能變化的支出,年中要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加以調整。


繼而,在2016年,多個省份在 “兩會”及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GDP增速的目標區間——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廣西、廣東、黑龍江、吉林和海南等9個省市,其設定的區間從6%-6.5%7.5%-8%不等。上海2016年重提2015年取消的GDP增速目標,設定了6.5%-7%的目標區間。杭州則是7.5%-8%


當時就有媒體報道,表示這是自從2014年“合理區間”首次寫入總理在全國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之后,第一次有多地政府用目標區間來描畫經濟發展。在當前經濟出現結構性減速情況下,定點的目標不容易實現,而區間目標可以更好地引導預期,更有彈性和可操作性。


設定區間可以把政府的精力轉到結構調整上,比較科學可行。做統計工作的都知道,一年之中,存在眾多的經濟不確定性,不可能真實的經濟增長就一定是年初預計的。如果年年如此精準,那一定是有“水分”。


其實不僅僅是GDP,一些關鍵指標——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指標,如稅收增長,都應該有區間指標,不要給企業太多的壓力。


因此,不惟GDP,但是沒有GDP這個尺子也是不行的,如我前面所說的,區間目標優于定點目標。在經歷了2017年和2018年重回定點目標預測后,2019年這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又重回了區間目標預測。早前,14個省市也將GDP增速預期目標設定為區間值,例如,北京市將2019GDP預期增速目標設定在6%-6.5%,安徽省設定在7.5%-8%,諸如此類,區間目標預測成為今年主流。


總而言之,GDP設區間增幅,以目標區間為預期增速目標,將有助于統計工作者做好真實統計。比如說,設定在6%-6.5%,就相當于有了兩個“左右”,在經濟環境比較好的情況下,會有6.5%左右的增長;在經濟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會有6.0%的增長。最終結果統計結果是多少就是多少,而不需為了一個絕對的定點目標(如6.3%增長率)而絞盡腦汁。


3、全國代表委員的觀點


201939日《經濟日報》對代表委員進行了采訪:


——目標符合發展實際。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蔡玲表示,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6%-6.5%,體現了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是積極穩妥的。“今年明確經濟增速底線是6%,這給了大家一個穩定的預期,再大困難也不會打亂我國經濟發展節奏。”蔡玲代表說,將6.5%設定為增長區間上限,說明我們不追求更高的速度,而是要注重有質量地發展,不要“竭澤而漁”而是“放水養魚”。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這一區間目標與經濟潛在增長水平、保持穩定就業、防范風險相匹配。隨著我國經濟體量的擴大,潛在增長率逐步下調符合客觀規律。


“設定經濟增長區間目標,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具有更強的彈性和可操作性,不僅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也有利于引導地方政府形成正確的政績觀。”全國人大代表、連云港市委書記項雪龍說。


——兼顧新增就業要求。


王一鳴委員認為,從就業容量看,GDP區間目標的設置符合新增就業要求。隨著服務業在我國經濟比重提高,就業容量也相應擴大。據估算,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大約新增200萬個左右就業崗位。GDP增長6%約能帶來1200萬人就業,若增長6.5%有望新增約1300萬人就業。

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永利說,穩增長是保就業、惠民生的前提和基礎。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經濟增長區間,是有彈性的、有較大回旋余地的目標。確定6%的增長下限指標,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才能確保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就業目標,才能有條件實施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使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的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方面的政策紅包得以落實。


——保持足夠韌性潛力。


“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6%-6.5%,顯示了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湘平說。過去一年,面對“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復雜局面,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的含金量不斷提高。經濟轉型加速發展并已經取得成效,經濟增長的韌性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一区二区在线线欧美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亚洲国产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 伊人成长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