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通訊員 張丕興)在陽新縣海口湖管理區羅于坵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后一公里,有一位戰斗在防疫抗疫一線的駐村工作隊長,默默無聞地堅守在駐村崗位上47天,沒有回過一次家。他就是陽新縣水利和湖泊局駐海口湖管理區羅于坵村工作隊長祖守輝。春節期間,隨著疫情的肆虐,他無條件地執行陽新縣委的統一部署,全縣農村扶貧工作隊就地轉換為“防疫工作隊”,隊員轉換為“防疫工作隊員”就這樣同羅于坵黨員干部在一起成為抗“疫”一線的指揮員、戰斗員。
守住“陣地”,沖在“前線”。這是羅于坵村黨支部書記羅正喜對祖守輝抗疫工作的充分肯定。在這里,金三公路橫穿羅于坵村而過。海口湖管理區把防疫抗疫戰場卡點設在了羅于坵村村口,祖守輝就意識到了責任的重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他十分清楚只要守住這個卡口,就能守住沿線多個村村民的安全。在卡口上,他和村“兩委”干部一起配合工作人員晝夜堅守,嚴格執行車輛和行人的排查,量體溫、做記錄、問情況,一絲不茍,對沒有相關證明和通行證的車輛和行人他苦口婆心地勸返。“外鄉人”, 操勞“本村事”。這是羅于坵村黨支部副書記羅愛國常稱贊祖守輝的口頭禪。其實,自從祖守輝來到羅于坵村的第一天開始,他就沒有把自己當“外人”, 為了配合村“兩委”打好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在疫情初期,就開始設立村級疫情防控點,織密織牢戰“疫” 防控網,嚴把疫情防控第一關。他和村黨員干部以及防疫志愿者,組建起疫情防控卡點服務隊、宣傳巡邏隊和應急突擊隊等,圍繞"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強化措施,實行網格化管理,做到全天24小時無縫對接,確保各項措施落細落實。采取電話、微信群、村村響等方式將疫情防控有關信息和要求及時傳達到每家每戶每個人,宣傳發動群眾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引導村民積極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逐家逐戶上門測量體溫,自己報告體溫,反復對村民進行摸底,排查、定時跟蹤服務。提起羅于坵村的基本情況,祖守輝如數家珍地說:“全村居村333戶、1389人,從武漢返鄉93人、鄂州黃崗返鄉7人,省外返鄉86人,經過一個多月的摸排,可以說掌握了每一戶人家的基本情況,即使他們戴著口罩,我也基本都有印象了。”
戰“疫”中事無巨細,讓群眾急事不急,難事不難。這是村民羅顯財對祖守輝夸獎。守住了卡口,群眾的生活保障必須統籌考慮,為了解決好村民一日三餐所必需的水果、米面、雞蛋、煤氣和醫藥用品等供應,他積極組織成立了村里的生活“保障組”負責村民的物資需求保障。為了搞好村里的衛生消毒,他帶領村里的防疫人員進行全面徹底、不留死角的消殺,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安全。
疫情擋不住春天的腳步,更擋不住村頭的桃花紅、梨花白、油菜花黃,祖守輝在戰“疫”一線毫不松勁,齊心協力、精準施策,春暖花開的季節就在眼前。(編輯 黃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