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武漢市社會消費品零售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56.2%,占汽車類比重由上年的10.4%提高到23.8%。今年起,持續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國補”正式退場,這給湖北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目前市場的情況如何?
雖是工作日,在武漢這家商業綜合體,三家新能源汽車銷售門店仍人氣滿滿。
嵐圖汽車武漢夢時代店店長錢鳳嬌:“我們每天每個人同一時間段可能接的批次達到10到20批,堪比了車展的一個接待量,從現在消費者的認可度,包括現在的銷量來看的話,是一個節節攀升的態勢。”
武漢市民高先生:“今天我享受了一個3萬塊錢的補貼,保險大概費用只花了5000塊錢不到,還挺滿意的。”
高先生所享受的三萬元優惠,來自武漢市經開區聯合東風公司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專項補貼。接力今年正式退場的、已經持續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政策,湖北多地推出地方補貼政策。上周(5日),武漢市推出2023年促發展“16條”,其中就包括,繼續對購置符合規定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以及支持經開區、江夏區聯合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開展購車補貼活動,將“地補”政策延續至3月底,期間,購買“江夏造”新能源車最高優惠1萬元,購買“經開造”汽車最高優惠6萬元。
雖然“地補”接力“國補”在2023年初接踵而至,但業內人士分析,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政策驅動切換為市場驅動是大勢所趨,如此力度的“地補”也只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史上的過渡階段,車企正在步入競爭加劇的“淘汰賽”,只有技術和產品上“修煉內功”,才是長遠之計。
嵐圖汽車總裝工廠負責人胡勇:“做了一些適應性的改善和生產效率的改善,提高了我們車輛的連續性和通過性,更好地保證我們品質和問題的改進,盡可能高效地去滿足市場需求。”
年初,搭載了嵐圖全球領先的全新架構的新車型“追光”發布,不到一個月就實現訂單量破萬。接下來,東風猛士會將于下周(18日)上市,上汽通用首款純電智能汽車E5、路特斯純電超跑eletre正在武漢工廠下線,上市在即。一大批實力過硬的中高端“漢產”新車將為湖北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武漢汽車流通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治:“現在我們的市場進入了高速發展,從政策層面來說,對于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消費還是利好的,我們車企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我們預測有望在2023年全年(銷量)達到15萬輛左右,同比可能占到整體乘用車銷量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