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企業信息
艾熏去寒濕邪氣驅毒的功效
2020-02-13 16:40:18   來源:IT資訊網

  艾葉草,又稱艾蒿、艾草,是我國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種植物,在廣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著吃的。艾葉防瘟疫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

  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為那個時候防瘟疫的功臣,現代醫學藥理證明艾草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其對病菌有著抑制和殺傷的作用,而且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1]。

  植物別稱

  艾蒿(爾雅、本草綱目),白蒿[神農本草經(部分)、本草綱目(部分)],冰臺(爾雅),醫草(名醫別錄),甜艾(本草求原),灸草(埤雅),海艾、白艾、蘄艾(本草綱目),阿及艾(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

  傳說艾草有驅毒辟邪的作用,古代常用它來占卜,特別是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懸掛或插上用紅紙扎好的艾草,以保佑家人的吉祥平安。農歷五月俗稱“毒月”,農歷五月五日為“陽極之日”又叫“天中節”。陽氣極盛必然會產生“熱毒”之類的“邪氣”,就會擾亂家宅的平安和諧,不利于身體健康。這時人們就要采集艾,用艾來驅毒辟邪。據晉代《風土志》記載,每逢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就把艾草扎成人形,或編織成虎形,也或用彩布剪成虎形,端午掛艾草然后再用艾草貼上去,這樣編成或剪出的物件被稱為“艾虎”。婦女們則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把“艾虎”別在發際,男人則將“艾虎”佩戴在胸前或掛在腰間,小孩則用五彩線條綁在手臂上,被稱為“長命縷”,有“令人不病”的作用。在這一天,人們還把采摘的艾葉和糯米一起制成“蒿子糍粑”,寓意食后可“攘病保安康”。南朝學者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初五“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以攘毒氣”。[6]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步兵在线播放 |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 | 中文字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亚洲大片亚洲一级高清 | 一级a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