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早餐中國》的刷屏,讓美食紀錄片現象級風口的實錘再次得到印證,中國人對美食紀錄片可謂情有獨鐘,從2012年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到《尋味順德》《人生一串》《天下一鍋》《風味人間》,每一部都在挑逗著當代人的味蕾。
按理說,在一個物質豐盛的時代,最饑餓的,往往是精神,而不應該是肚子。但細想一下,我們看到美食的時候是真的只有吃本身嗎?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的朋友說:心情不好,吃頓好的慰藉一下自己;還有人說,心情好,吃頓好的慶祝一下;沒有什么是一頓燒烤(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兩頓;難就難吧,吃了早餐再說。
可以說,吃這一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在新時代下的中國卻有著不同的內涵,吃已經不僅是為了飽腹,吃可以成為情緒的出口,也可以是幸福的入口。而幸福從來都是細碎的小事兒,而不是龐大的虛無。當吃和幸福關聯的時候,食物本身就承載了更多的可能。鑒于這樣的痛點與癢點,在農業/食品品牌策劃的過程中,品牌的定位和訴求、產品的包裝和推廣等,都應該圍繞情緒、情感這些人最易感知,最易溝通的方向展開。于食品物質功能之外注入柔性情感價值,讓產品帶來健康美味,更傳遞美好生活情味,讓品牌喂養人心、溫暖時代。
雙竹貢米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本土品牌,生產中國古代四大貢米之一的“竹溪貢米”及竹溪大米、魔芋面系列產品,當地生態環境優良,民風淳樸,用當地人的原話來形容:活得很幸福。雙竹品牌前期主打“生態健康”,但在十堰市場并無任何出彩之處。
2018年,邦盟孚圖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在經過深入市場調查和消費者洞察后,發現十堰市為移民城市,市民60%來自東北,對自己的故土有著深深的依戀。同時,十堰市場上競爭品牌的訴求多為生態健康、口味及香型等,同質化較為嚴重。邦盟孚圖精準的洞察到了吃飯這一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在新時代下卻有著不同的內涵,于是結合競品表現及雙竹貢米產品自身的賣點,創新的提出了“原鄉——幸?!边@一價值定位,將品牌口號升級為“原鄉原味·幸福滋味”,聚焦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以產品為溝通媒介,傳遞給人觸手可及的故鄉滋味,一句“分不清是米香還是故鄉”更是將品牌的溫度推向極致。
圍繞這一全新的價值主張,邦盟孚圖為雙竹品牌構建了“幸福特貢(品牌背書)、幸福產地(生長環境)、幸福耕作(育種、種植)、幸福生產(加工工藝)、幸福滋味(產品口感)”五大價值體系。同時對產品進行分級,高端市場走定制宮廷風路線,平價市場走精品超值路線。產品包裝的視覺主體元素采用手繪,傳遞品牌的歷史厚重感和溫度感,形成了對竹溪貢米的獨特表達。產品于2018年9月正式推向十堰市場,即刻成為了國慶、農歷新年的網紅大米。
近20年來,邦盟孚圖一直深耕農業/食品行業,服務了11大品類、30多個品牌,包括洪山菜薹、良品鋪子、蔡甸蓮藕、楚農家、洪森米業、民大雙蓮雞、薯飄香、洪湖漁家等眾多知名品牌,服務品牌累計實現上億的銷售額。在服務的過程中,我們走過了從田間到舌尖的距離,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運作經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品牌運作體系,以期為更多的農業/食品品牌服務。
在邦盟孚圖看來,農業企業“靠天吃飯,賴地穿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粗放型產銷模式、變相“圈地運動”、盲目電商化將企業推向未知黑洞!邦盟孚圖探索性的將傳統農業嫁接產業鏈、品牌、資本思維,依托企業實際資源創新盈利模式,精細運作農業項目,釋放農業品牌勢能,為農業食品企業做頂層設計,搭建品牌地基,構筑農業企業、農業品牌的基業長青之路,農業品牌不靠天收,靠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