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是世界淡水養殖大國,淡水產品產量世界第一。我國水產養殖面積575萬公頃,其中淡水養殖面積441萬公頃,占除江河之外的全國內陸水域總面積的45%。廣東、湖北、江蘇、湖南和安徽等地,是中國淡水養殖的主要基地,淡水養殖業相當發達。
水產品是人類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它富含優質蛋白、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而且數量和比例符合人體需要,特別是含有人體需求量較大的亮氨酸和賴氨酸。水產品中的結締組織含量遠比畜肉少,魚類肌纖維較短,蛋白質組織松散,水分含量高,吸收率高于其它肉食品如豬、雞、牛等陸生動物中的蛋白質。因此,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把營養性需求作為食品消費的第一需要,水產品的消費比重上升是大勢所趨。
為有效推廣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傳播健康養殖理念,互聯網成為了廣大養殖戶共享信息的大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將養殖戶、經銷商、消費者緊密連接在一起,不僅縮短了產業鏈,降低了流通成本,還大大提高了生產、供應、銷售、服務等各環節的效率,又能讓消費者享受到更為便捷的服務。
在新形勢下,白培友先生積極打造了中國水產網就當前的傳統的水產企業而言,面臨的賒銷、回款、客情和品牌等諸多老問題,都有待解決。通過運用移動互聯網,把養殖、資本、流通渠道等產業鏈模式,放到互聯網這個平臺上,企業借助客戶端平臺,聚集用戶,結合互聯網金融,線上交流等方式,達到共享信息,開展服務,解決了用戶的一部分剛需問題。既能快速樹立品牌形象,又可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和份額。
白培友認為,傳統的水產品流通從終端養殖到消費者餐桌,信息不對稱性,使得消費者無法對產品進行可追溯,無疑加大了消費者對水產養殖產品安全性的顧慮。而由于傳統水產養殖受自然氣候影響比較大,產品的產銷制約很多,而移動互聯網具有強大的及時性和便捷性。
中國水產網借助互聯網的技術和資源,實現了傳統水產養殖產業的改造與升級,重塑了產業供銷模式,大大提升了產業發展的信息化水平,使得“互聯網+”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事水產養殖多年的白培友先生非常重視互聯網強大的影響力和改造力,憑借超前的互聯網思維,白先生聯合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打造了“中國水產網”行業平臺。
中國水產網致力于為養殖戶們提供包含水產漁業新聞、養殖技術、市場供求、水產品加工等信息服務以及便捷的交易平臺,讓水產品流通上下游環節溝通更便捷、更直接。“互聯網+水產養殖”已成為產業改造升級,拓展營銷渠道,擴大市場影響力,獲取更大效益的重要發展模式。目前,中國水產網已經正式上線,現面向全國水產企業單位招商,水產、海鮮、漁藥、飼料、觀賞魚等產業均可入駐,正值年末狂歡,現在入駐,即享免費優惠,期待你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