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好處頗多:有害顆粒物低排放:由于采用電、氫氣或混合能源,所含鉛、苯及顆粒物等有害物質更少,其自身的廢氣排放污染相對傳統燃油車更小,即使按所耗電量換算為發電廠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少于傳統汽車,因為發電廠的能量轉換率更高,而且集中排放可以更方便地加裝減排治污設備。
提升能源利用率:以電動汽車為例,按每百公里耗電15-20kWh計,考慮發電廠和電動機損耗,能耗約等于7kg標準煤,傳統汽車按每百公里耗油量10L計,能耗約等于10kg標準煤。
基于新能源汽車在環保方面所擁有的優勢,國家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銷售和購買等環節出臺了諸多優惠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車行業迅速發展。
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產量、銷量雙爆發后繼續維持高速增長,2013-2015年新能源汽車實現爆發增長,產量逐年成倍攀升,2016年以來增長由爆發轉向平穩高增,近兩年均維持50%以上的產量增速,2017年實現產量79.4萬輛,同比增長53.6%。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備,同樣經歷了由爆發到平穩高增的發展。整體來看2017年動力電池總出貨量38.2GWh,同比增長37.0%。
在動力電池的開發、運用過程中,各大廠商將高性能的鋰電池作為主要對象,根據正極材料的不同主要分為磷酸鐵鋰(LiFePO4)電池和鎳鈷錳(NCM)、鎳鈷鋁(NCA)等為代表的三元電池,其中磷酸鐵鋰正極化學性質穩定且使用壽命較長,同時由于原材料價格低廉,其仍占據動力電池半壁江山;
而三元材料電池高能量密度、更強的耐溫性和充電效率等優勢使得其近年越來越受到青睞,占比迅速提升。
2017年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19.97Gwh,占比50%;而三元材料電池裝機量16.15Gwh,占比已達44%。
于三元材料電池,常用的回收手段仍為拆解,其拆解產物鎳鈷鋰銅鋁等金屬仍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磷酸鐵鋰回收成本和拆解收益接近,拆解效益低),一般用于動力電池的再制造。
目前回收工藝主要分為干法、濕法和生物回收,其中濕法為目前的主要工藝,其回收率高且能夠對貴金屬進行定向回收;干法一般作為濕法的配套工藝,主要用于金屬的初步處理,而生物回收尚處于初級階段,技術發展仍不成熟。
根據工信部2016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和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理》,鼓勵綜合使用干法和濕法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目前回收拆解市場相對分散,且當前退役的電池中(多為2014年左右)三元材料電池占比仍相對較低,但由于鎳、鈷等原貴金屬仍然是上游產業的稀缺資源,因此三元電池的拆解具有很大潛力。
江門長優實業是鎳鈷資源綜合利用龍頭企業,在面臨風云多變的環境下,江門長優揚帆出發,致力于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發展和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