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科伊小鎮的維獵場,擁有大片茂密的樹林、蜿蜒崎嶇的溪流與陡峭起伏的山坡,橫亙其中的奇科伊河像一條柔軟的綢帶。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人類是如此的渺小,要想踏足其上探索樂趣,還需得力座駕相助,而維特拉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在水路淺灘上行駛,我個人比較推崇ALLGRIP智能全時四驅系統的鎖止模式,該模式下,中央差速器的耦合控制處于鎖止狀態,前后按照50:50的比例進行動力分配,四輪輸出完全相同的扭矩,再與ESP相匹配,帶來了完美的穩定性與抓地力,即便車輪陷入水下的坑洼,也能及時擺脫困境。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在駕駛維特拉的同時,我們也不忘記錄下維獵場的壯美景色,如此良辰美景相伴,沒有音樂可不行,打開維特拉的搭載的Infotainment影音娛樂系統,連接手機,播放一首《喀秋莎》: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維特拉疾馳時濺起高高的水花,側面反映出它動力的充足。
我們駕駛的維特拉搭載的是鈴木1.4T BOOSTERJE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排量雖小,但動力一點都不小,它擁有103kW的最大功率和220Nm的最大扭矩,從1500轉開始逐漸進入最大扭矩的輸出范圍,油門響應迅捷,爆發點來的更清晰和直接,就像“運動健將”,最快百公里加速時間更是只有匪夷所思的8.4秒。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維特拉在維獵場里自在地穿林、涉水、爬坡,上演經典的“帽子戲法”,而這些出色的表現不僅讓我們感到驚訝,也讓這些平時開慣了硬派越野車的俄羅斯向導豎起了大拇指。
經過了維獵場里水路淺灘的考驗,我們要告別奇科伊,踏上返程的路了。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與來時的路相同,我們要先返回赤塔,然后再入關滿洲里。
雖然這條路是第二次走了,但依然有很多沒有見過的風景。這也可能和我們的心境有關,來時匆匆,生怕誤了行程,回程時間充裕,有心情去領略美景。
翩翩起舞的鶴群與閑庭信步的鶴群,這些美麗的生靈構成了一幅靈動的畫卷。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風景雖好,但不能忘記了加油,畢竟這邊的加油站是真的稀少。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拉達汽車隨處可見,不愧是俄羅斯第一汽車品牌。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在加油站,我們碰到了我們還有一段奇遇,維特拉遇到了它的“兄弟”。
維特拉的“兄弟”是誰呢?當然是超級維特拉了,能夠在異國他鄉相遇真的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了。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加完油繼續趕路,沿途的俄式村莊相繼映入眼簾。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黃昏時分,我們抵達了赤塔,在夕陽余暉的浸潤中,這座城市顯得格外安靜優雅,像一位窈窕的淑女。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第二日在赤塔游覽一番后,我們趕往滿洲里海關,出關后,大家進行了合照,馬上就要分別了,舍不得維特拉,更舍不得你們。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經過這幾日朝夕相伴,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維特拉,作為15萬以內唯一配備智能全時四驅的專業級 SUV,繼承了鈴木越野基因的它有著它出色的ALLGRIP智能全時四驅系統、強悍的動力、豐富實用的配置、面面俱到安全性能,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車。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
(此照片源于蜂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