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國內物流行業仍處于勞動密集型行業,近年來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造成倉儲物流行業的履約成本水漲船高,為此,蘇寧、京東、菜鳥、順豐等物流巨頭都抓緊了技術研發,紛紛推出“黑科技”產品打造無人化物流系統。
近年來,技術化創新與技術驅動成為物流升級瞄準的重要方向,各大物流公司紛紛通過技術賦能實現物流體系的生態化協作,推出各項黑科技產品。但這些黑科技產品根據不同物流企業的場景,有著巨大的區別,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蘇寧、京東及順豐的那些物流“驚天”黑科技究竟有哪些看點。
順豐物流,無人機,LOT及人工智能
順豐先是于去年6月份正式開展無人機試點,完成了首次業務運營飛行,再是在去年底,在云南進行了國內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物資快速投遞的演示驗證飛行。據介紹,該無人機造價超千萬人民幣,由無人機技術研發公司騰盾和京潤華創聯手為順豐開發,巡航速度可達250千米/小時,航程可達3000公里,升限6000米。該無人機目前已實現無人化自主控制,并且可以自動規劃航線,一鍵自動起降,自身還具有應急處理能力。
(圖:順豐無人機)
除了在無人機領域的布局,順豐還擁有LOT機器人。該體系在末端控制中,可以進行商品識別、定位,即將溫濕度、數據以及整體的情況做傳感器的傳入,該系統以物聯網等技術為支撐,在物流的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分揀、配送等環節實現系統感知,大幅提升運營效率。
其次,順豐在物流體系中,應用到了全新的人工智能技術,以來通過優化、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物流多業務場景的落地應用,比如智能客戶代替人工客服,解決了重復性的工作,每年有一千萬票通過圖片識別完成了自動化,除了降低成本之外,大幅提升了效率。
(圖:順豐無人機在送貨)
綜合來看,順豐物流的各項黑科技更多的是集中在整個物流體系中,通過規模化協同實現物流體系的降本增效,這也恰恰符合順豐的業務屬性。從趨勢來看,大量的第三方物流快遞公司也將朝著這個方向進行升級。
蘇寧物流,依托智慧零售,無人軍團深耕場景
在物流領域,蘇寧物流一直比較低調,但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技術上,亦或是生態布局上,蘇寧物流無疑是民營物流的大哥大。蘇寧在成立之初,就將物流的發展放在了集團戰略高度,上世紀90年代就在南京江東門一帶建起了蘇寧第一代物流基地。之后,蘇寧一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物流建設,并不斷迭代更新,在全國范圍內打造了一個將數據、服務、技術、管理生態融為一體的蘇寧智慧供應鏈。要數黑科技,蘇寧物流近年來也是展現出非凡的技術實力。
在2016年12月6日,蘇寧宣布成立蘇寧物流研究院和S實驗室。提供宏觀層面和微觀技術層面的研究成果,系統性地支持智慧物流生態的構建。從2017年開始,蘇寧的技術實力開始以落地方式得到驗證,首先就是今年頻繁搶鏡的蘇寧物流無人軍團。
2016年雙11,蘇寧正式啟用親自打造的亞洲第一、世界前三的“蘇寧云倉”,其分揀速度是傳統人找貨揀選方式的10倍以上,日處理包裹可達181萬件,是行業同類倉庫處理能力的4.5倍以上。在2017年雙11期間,蘇寧在上海上線首個AGV機器人倉,主要應用于小件及拆零件的“貨到人”揀選。在傳統的人工倉,每個揀貨員每天都要走三萬多步,一小時最多揀貨100件,而蘇寧的AGV無人倉單件商品平均揀貨時間為10秒,揀選準確率高達99.99%以上。同年,蘇寧無人機業務也開啟了常態化運營。
(圖:蘇寧臥龍一號與行龍一號)
此外,今年6月16日,蘇寧無人車“臥龍一號”也實現了常態化運營,成為國內第一臺進入常態化運營的無人車。臥龍一號深度結合物聯網、云計算、AI等最新技術描繪出一幅未來三公里配送的場景,采用多線激光雷達+GPS+慣導等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方式,實現精準定位和自主導航。在感知層,融合激光雷達和視覺實時識別周圍的行人、車輛和障礙物,為規劃出最優繞行路徑提供依據。
在臥龍一號之前,蘇寧的無人重卡“行龍一號”打破電商行業無人重卡的市場空白,也為蘇寧物流的全流程無人化在干線無人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行龍一號采用深度傳感器融合技術,在無人駕駛感知、認知、決策、控制層面技術領先,300米的精確識別,25ms的反應速度,能夠在駕駛速度達80km/h時實現安全自動駕駛。據了解,蘇寧無人重卡載重40噸。
(圖:蘇寧無人機)
此前不久,蘇寧物流與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聯合宣布,將加速落地物流自動駕駛技術,在2020年實現末端配送的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和無人配送車的規模化量產。這對于蘇寧來說,無疑又是一個重要的布局點。
(圖:蘇寧物流百度合作的無人車)
綜合來看,蘇寧與順豐在物流領域的黑科技有著很多的不同,蘇寧更加趨向于與場景的深度融合,而且多真正應用到了商業領域,實現了常態化運營。比如臥龍一號更多的是配合一小時生活服務圈的蘇寧小店進行無人化服務;而無人機則是覆蓋偏遠鄉村,解決農村電商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同樣,蘇寧在物流領域的黑科技創新更多的是基于智慧零售的深度服務需求,運用的場景更多、矩陣更大、技術更高等優勢,從創新產品形態維度來看,蘇寧物流具有明顯的領跑優勢。
京東物流,技術驅動與蘇寧物流走了一條路
眾所周知,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物流,所以一直以來,物流體系也是京東的戰略重點,吸收了京東零售業務的大量利潤,其為了在零售業務保持競爭力,大力對物流體系進行投入。
去年京東物流緊隨蘇寧物流腳步,實行社會化開放,也祭出一系列“黑科技”,比如在7月底的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向外界展示了無人車、無人機和無人的智能配送車,根據官方信息,京東智能搬運機器人AGV,具有高速作業,負荷300公斤以下的貨物,速度是大于2m/S。京東的Y3無人機,具有三軸六螺旋槳組成,電動動力都可以達到40分鐘。
(圖:京東智能搬運機器人AGV)
除此之外,緊隨蘇寧之后,京東無人車也在618期間在北京“上路”,與蘇寧臥龍一號類似,這臺無人車能進行360度環境監測,自動避讓路障和行人,遇到紅綠燈時也能立刻做出反應。配送機器人最多可以放置30個取貨箱,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目前這臺無人車的時速為15KM/h。
(圖:京東無人車)
從2017年開始,京東陸續投入使用了無人貨倉、無人貨車以及無人機。目前在試運營地區,京東已初步實現從下單到配送,全流程無人化的目標。可以看出,在具體的布局思路上,京東物流則更像蘇寧物流,其黑科技產品也是更多的服務零售場景,但目前來說,在具體的場景和業態上,京東相比蘇寧還比較單一,所以在黑科技產品的豐富度上稍差一截。
綜合來看,依托智慧零售的蘇寧物流在這一輪角逐中占據領跑位置,但客觀來說,各大巨頭實力也都不容忽視。可以肯定的是,技術驅動正在成為物流行業實現升級的重要方式,各家物流巨頭打出的無人化也是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式,在這一場你爭我趕的競賽中,無疑將推動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從而推動零售行業的整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