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某平臺不完全統計,目前網絡借貸市場總體規模還小,網絡貸款余積規模為金融機構貸款余的1%左右,網絡借貸市場的風險尚不足以觸發系統性風險,我國網絡貸是在經濟發屬水平仍然較低,監管相對寬松、沒有完善的征信系統、沒有對相關業務詳細統計,民眾習慣剛性兌付的情況下,大量個體投資人對大量個體借款人間展開的借貸業務。由于網絡借貸支付成本高,不少平臺沒有足夠多的投資人和借款人、大部分平臺大數據分析能力弱,導致該行業開始出現資金池,拆標打包,自動投標和債權轉讓等原本可以提高網絡貸效率的方式出現異化;且平臺偏離信息中介定位,依靠新投資人來補償舊投資人的旁氏騙局普通存在。
不可否認,不少平臺是假互聯網金融名義集資詐的偽互聯網金融。當監管部門明確和強調信息中介定位后,偽互聯網金融平臺將無法繼采用通過新投資人來還舊投資人的模式而出現經營困難,退出市場是正常現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有平臺以各種方式退出。
近期,網貸行業驚現的爆雷潮本質是違法規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市場清出,P2P網絡貸平臺倒閉是其前期野蠻生長而非商業模式出了問題,當前公眾對于網貸行業的印象和定位,很多依然是以信用中介的形式看待,投資人迷信的是平臺的品牌、體量,股東等反映平臺信用的條件,大多數投資人并不具備承受風險的能力,網貸平臺以高風險的資產面對低風險承受能的普通人,是這個行業所存在的最難調和的問題。互金專項整治需要從根本上調和這個矛盾,要建立平臺退出機制,建立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投資人準入機制。
2018年6月以來,p2p網貸行業出現平臺暴雷潮,使得行業參與者市場心態明顯波動。網貸平臺的退出以惡性方式為主,多數出現體現困難。在后續的平臺退出方式上,央行明確要穩妥有序加速存量違法違規機構和業務活動退出,引導機構無風險退出,對于違規的平臺則開展行政處罰和刑事打擊。未來網貸行業的平臺退出方式有望回歸良性狀態。央行公告中明確了在用1到2年時間完成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在網貸行業,備案的延期已經在市場預期之中,1-2年時間等于給了監管方和平臺方比較充分的時間做完善和調整。
備案延期表明了p2p行業合規整改的復雜性,當前,p2p行業的監管規則基本明確,男的是落地執行,合規整改以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第一原則,為促進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為重要目標,需要統籌考慮各種因素,比如銀行存管的態度和推薦力度,比如存量違規業務的清理需要考慮到業務期限結構和流動性壓力等等,最終的結果便是預先設定的期限一再延后。某種程度上,也是合規整改實事求是的表現。
在未來的監管體系上,央行公告中兩次強調了要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體系,這表明監管方會更加深入地研究互聯網金融的特點,進行監管上的創新。同時,在1-2年時間內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顯示監管方無意急于求成,而是將根據行業變化不斷修正和完善,更加契合行業實際。
德易融作為吉林省第一批接入銀行存管并上線的互金平臺,始終堅持穩健合規發展,擁抱監管,并于2017年被授予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白名單”,同時也榮幸地成為了在互金行業為數不多的同時具備ICP備案號和ICP經營許可證的互金企業。德易融自成立以來憑著扎實的工作塑造的透明、合規的良好形象一直深得投資者信賴,平臺也始終為推進行業的信息共享,降低行業風險管理成本不斷努力,認真履行合規要求,做到合規、透明。
此外,德易融還積極投入到行業自律活動中,如今,德易融已擁有“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成員單位”“深圳互聯網金融公益聯盟發起成員單位”“吉林省首家上線銀行存管的互金平臺”等多個身份。
德易融認為,隨著銀行存管白名單即將揭曉,存管行市場將得以肅清;互金信披系統的成熟也在加速;而協會強制要求披露銀行存管信息,將使得網貸平臺的虛假宣傳、部分存管等套路徹底失效,用戶的資金最終將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