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候去星巴克等傳統(tǒng)咖啡店,并不只是為了喝一杯咖啡。天氣太熱又不想宅家的時候、想和朋友坐下聊聊天的時候,咖啡館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更何況,還有好喝的咖啡。
而在魔都這個快節(jié)奏的城市中,這樣的場景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便利店里。便利店,正在成為一個“咖啡社交”的新場景。
以往,便利店咖啡總給人一種即拿即走、方便快捷的印象,除了高性價比之外,似乎沒有其它的記憶點了。一些新型便利店率先打破成規(guī),給消費者帶來了不一樣的氣息,在保留便利這個極大優(yōu)勢的同時,提供高品質咖啡和咖啡館式環(huán)境體驗。猩便利的“猩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決定口碑的,是品質
作為一個咖啡品牌,猩咖深深懂得,用心做好每一杯咖啡才是王道,好的味道是根本。因此定位為便利店咖啡的猩咖,在品質上絕對不輸一線的品牌咖啡館。
決定是不是一杯好咖啡的標準,70%來自于其咖啡豆。如何選購優(yōu)質的咖啡豆,其實是不容易的。但是在猩便利,你可以品嘗到世界頂級當季莊園咖啡豆。猩咖選用100%阿拉比卡優(yōu)質咖啡豆品種,采用危地馬拉、哥倫比亞及巴西產區(qū)特別配調的混合豆,讓咖啡的香、苦、酸平衡得恰到好處。
猩便利使用的咖啡機在便利店行業(yè)內也屬于頂配級別。猩咖之所以與傳統(tǒng)的速溶、袋泡以及一般機器打磨的咖啡有著完全不同口感,與之所選的咖啡機的精密程度密不可分。
主打“平價好咖啡”,猩咖想要告訴人們,便利店出品,也可以是精品。
決定留存的,是體驗
也許是自帶“便利”屬性,便利店咖啡的命運大約總是被打包帶走。人們會在星巴克里喝完一杯咖啡,甚至呆上一會再走,試想一下,如果是在便利店里呢?歸根到底,傳統(tǒng)的便利店里似乎沒有這樣的氛圍。
便利店注重坪效,擺放滿各類商品的便利店,總是在墻角一隅開辟出數(shù)個就餐位,略顯擁擠和局促的布局與坐下來喝咖啡的場景,是不符合的。星巴克們則是重體驗的,寬敞的休閑區(qū),簡約、有特色的裝修,讓人可以舒適地呆一下午。
猩便利與普通的便利店不一樣,在大部分門店里,不僅有著顯目的咖啡制作吧臺,更有舒適的休閑區(qū)域,供消費者放松下來,享受一杯好咖啡。甚至猩便利還與亞馬遜合作,在部分店內擺放了大量亞馬遜暢銷書籍,可以免費借閱。在喝咖啡的同時,還可以看一本好書,猩便利在便利店這個空間里打造出的文藝范咖啡館儀式感。
相比拿了就走的模式,猩便利體驗式的咖啡消費方式無疑更能留住消費者的心。咖啡的味道可能會忘記,而感覺會記在心里。
沒有過多花哨的種類,10元一杯的美式,12元一杯的拿鐵......猩咖的價格很“不起眼”。而通過對咖啡品質和消費場景的深度挖掘,猩便利用一杯好咖啡為自己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