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企業資訊
文化產業增速兩倍于GDP,中國文化符號不應只有熊貓
2018-08-02 18:03:31   來源:劍客網

  8月2日,中國最大的數字娛樂展會ChinaJoy在上海再次開展。受互聯網深度影響而持續增長多年之后,文化領域如何實現“有質量的發展”成為聚焦話題,其核心就是如何打造代表當代中國形象的文化符號

圖片1.jpg

  “中國是一個舉世皆知的文明古國。而當下,我們也是文化產業體量巨大且發展快速的文化大國。但坦率說,我們帶給世界的、尤其是受到年輕人喜愛的文化符號還非常少。所以,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出更多受歡迎的中國文化符號,不僅是企業的機會、產業的機遇,其實也是國家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所在。”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表示。

  根據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過去5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3%,幾乎是GDP年均增速的兩倍。以中國電影市場為例,2017年票房為79億美元,占全球票房的19.45%,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

  然而,能被世界所熟悉的中國文化符號基本都是來自中國古代文化傳統而非中國現當代文化傳統,更非當前倡導的代表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和今日中國形象的現當代文化符號。

  “中國古代文化符號確實具有魅力和作用,但光靠它們而缺乏中國當代核心文化符號,能夠向世界展示完整的和充滿活力的中國嗎?”主持過中國文化符號相關調查和研究的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這樣發問。

  中國仍然只有“熊貓”?

  20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日本東京作為下一屆奧運會舉辦地所展示的8分鐘表演,主角是足球小將、哆啦A夢,以及最后登場的馬里奧大叔——代表日本強大的游戲和動漫產業,并且立足于最近二三十年的日本社會形象。

  再早之前是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的007、哈利波特和憨豆,伴隨憨豆出場,交響樂隊演奏的是1985年的奧斯卡電影《烈火戰車》主題曲。所有這些都來自英國當代電影行業。

  相對而言,中國在類似大型國際活動上展示的主角卻相對單一,如在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的“中國8分鐘”,雖然極力展示帶有未來色彩的“技術中國”,也仍然以“熊貓”作為具體形象。

  可以說,目前在中國還很難找到一個可以與“熊貓”媲美的新文化形象。

  但是通過改革和開放,中國的文化產業獲得持續增長。特別是2012年以來,在互聯網文化新業態的帶動之下,文化產業規模快速放大,在電影、游戲等多個文化娛樂領域沖擊全球冠軍市場的地位。

  然而,互聯網帶來的連接便利,也使強勢文化符號的擴散更為迅速。

  以《復仇者聯盟》為例,其作為漫畫形象最早誕生于二戰之前,一直是美國國內市場的文化形象符號。然而,在近年來電影化的同時,互聯網上闡述“復聯”形象的資訊和內容幾何式增長,最終又引發了其產品的劇增。

  2018年5月,最新一集《復聯3》在中國上映,首映日當天上午10點票房就已超過1.8億元,當天的排片占比近七成,票房占比更是高達96.7%

  從直接攜帶星條旗特點的美國隊長,到代表美國現代科技的鋼鐵俠,互聯網推動的文化符號擴散使“復聯”成為世界感知美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它甚至促使觀眾和愛好者對與之為敵的文化形態產生同樣的抵觸情緒——比如“從惡轉善”的冬兵和黑寡婦,也就是冷戰時期蘇聯的象征。

  年輕人如何真心喜愛圍棋

  對于常見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曾為李光耀等多位新加坡領導人擔任中文教師的新加坡學者蔡志禮分析說,“從積極的意義上講,這些文化符號有助于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傳播自己的文化,使文化能夠以直觀的形象體現出來。但是從消極的意義上講,這些文化符號也限制了國外民眾對于絢麗多彩、生機勃勃的中國文化的全面認識。”

  他建議,應該讓外國民眾更多了解中國文化的不同側面,以便全面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同時,中國文化符號不能一成不變,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現代性要素。

  其實,傳統文化的大多數內容都隨著時代發展有了或多或少的變化,如傳統戲曲數百年來不斷演進。但另一些重要的傳統文化符號來說,其面貌在兩三千年間都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如圍棋,最遲在孔子的時代就曾被提到,而此后雖然規則有所變化,但黑白對弈的形態基本未變。

  1949年之后,圍棋的興起源自兩次著名的中日對抗:第一次是上世紀60年代陳祖德等棋手崛起,取得了與日本職業九段棋手叫板的資格;第二次則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系列中日圍棋擂臺賽,使以聶衛平為首的新一代中國年輕棋手成為國民偶像。

  雖然圍棋人口居高不下,但在文化娛樂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學棋者如果沒有家長的堅持可能很難堅持。說到底,圍棋的形態已難與其他互聯網文化產品競爭,也沒有新的感召力人物促使年輕人學習圍棋。

  不過近期青少年圍棋愛好者都知道,有一部關于圍棋的動漫《女九段》。這部來自騰訊漫畫的作品,情節主線是圍棋少女為夢想奮斗逆襲,以上億次的點擊排名亞洲動漫排行榜國產漫畫首位。

圖片2.jpg

  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是全方位的。7月31日,2018騰訊世界人工智能圍棋大賽決賽在中國棋院落幕,“絕藝”在總決賽中以7:0戰勝“星陣”,獲得大賽冠軍。比賽直播的觀看人數已突破300萬人,單局最高觀看人數超過10萬人。

  更早前,由圍棋第一人柯潔九段對陣《女九段》的女主角“云瑞雯”——第一位AI支持的虛擬棋手。所有這些,都大大吸引了年輕人對于圍棋的關注。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顧駿在總結青年人如何接受傳統文化時說,要在青年人中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到傳統文化頑強的生命力,切身體驗傳統文化同自己的生活并不遙遠,由此對傳統文化產生崇敬感和親近感,這應該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首要切入點。

  但是,如果僅僅因為“傳統文化是好的”,不顧某些內容和形態在今天生活中已缺乏影響力而硬性推廣,結果不但難以讓人接受,還可能引發負面情緒,讓青年人把傳統文化“看扁了”。

  新時代需要新文創

  2018年4月的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騰訊集團正式提出了“新文創”的戰略構思。

  所謂“新文創”,簡單來說,就是新時代的一種以IP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其目標和愿景,就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

  程武認為, 從“孤立的作品”到“共生的IP”,本質上是文化生產方式理念的轉變。圍繞IP塑造,行業協作、產業邏輯以及整個商業生態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各個相關領域也通過生態化共生,共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角度來看,文化產值的快速擴大只是剛剛搭建起一個有支撐力的“底盤”;要想真正做大文化產業,獲得產業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共同實現,還必須在“高度”上有所突破,打造出更多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符號。

  首先,除了產值,一定要關注IP的價值觀,關注IP對文化價值的承載。

  縱觀在全球都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文化符號,無論是美國隊長、哈利波特還是火影忍者,除了擁有共通的正向價值觀,也都毫無例外地全都根植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傳統之中。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真正能夠成長起來的IP,往往都具有極強的中國文化特色。如騰訊動漫《狐妖小紅娘》,點擊量已經超過127億次。除了狐妖神話帶來的新鮮感,更重要的是故事傳遞出的友情、忠誠、夢想,激發了廣泛的情感認同。

圖片3.jpg

  其次,需要更加持續、長線地塑造IP。

  第三,需要連接更多元的主體,特別是非商業文化機構。在當前文化機構總體較為傳統的情況下,能夠為非商業主體提供適度的產業入口,打開更大的文化推廣空間,最終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最后則是推動文化產業“走出去”。

  “至于中國當代文化自身,則需要加強世界普遍性的建設,以便讓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都能切實感受到中國現當代文化的世界普遍性所自然攜帶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就是說,他可以不走你的路,但又由衷地信服你的路風光迷人,是世間同樣吸引人的多條通往人生尊嚴和幸福的道路之一。”王一川總結。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Ⅴ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