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多月之前我們e線民生欄目關注了石首市筆架山菜市場牛肉注水猖獗的情況,記者暗訪發現牛肉注水已成行業公開的秘密,石首市食藥監局承諾會嚴加整治,現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市場的情況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8月26日上午7點左右,石首市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來到菜場查看售賣牛肉的情況,并且對攤位上的牛肉進行隨機檢測。
石首市食藥監局食品經營監管科科長謝濤介紹,一般鑒別方法是試紙法,將試紙插進去兩分鐘時間,讓牛肉的肌肉組織和試紙相接觸,兩分鐘以后看結果,上面有兩根線,一根綠顏色的線,一根紅顏色的線,如果說水跡超過紅顏色的線,就表明這個肉是注水肉。
兩分鐘過后,工作人員取出試紙,那這牛肉究竟注水沒有呢?謝科長說,從試紙上看,測試的牛肉是沒有注水的,這是合格的。
在對筆架山菜市場的檢查過程中,記者發現,當初暗訪時有過注水經歷的商戶售賣的牛肉并未發現注水情況。
謝科長說,注水牛肉有三大危害,第一是影響肉類品質,牛肉注水之后肌肉蛋白會流失,影響牛肉原有的那種口味;第二就是病原微生物容易(造成)污染,注水時的環境并不是很好,有些水不是很衛生,有很多細菌,如果把不合格的水注入牛肉里面,容易導致微生物的污染,還有一個潛在的危害,也是最嚴重的,一些不法商販利用不合格的容器,比如說盛裝農藥的噴霧器,裝水之后噴進牛肉里,有的為了提高牛肉的含水量和色相,把硼砂和水混合以后注入牛肉里,讓牛肉肉質更加鮮紅,提高它的賣相,這對人體也是非常有害的。
在隨后對石首市皇椒街市場、解放路綜合市場等進行檢查時,也并未發現牛肉注水現象。對注水牛肉的監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賣牛肉的商戶能夠有一份社會責任心。
在接到市民投訴以來,石首市食藥監局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牛肉注水現象普遍減少。
石首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金華告訴記者,市民反映注水牛肉一事,食安委組織相關部門將開展為期三個月的綠色風暴整治行動,主要是針對那些摻假使詐、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不法經營行為,將予以嚴厲打擊,絕不姑息,同時,根據整治工作安排,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進牛肉定點屠宰工作,只有從源頭上進行管理,才能夠真正達到凈化市場的目的。
正如石首市食藥監局工作人員跟記者說的一樣,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里面,只有牛肉,沒有“注水牛肉”這一說,我們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為了節約購買牛肉的那一點錢,而去買注水牛肉,消費者每買一次注水牛肉,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縱容了商販的違法行為。同時,也希望石首市能夠盡快推進牛羊肉定點屠宰工作,切實維護老百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