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因洛,男,漢族,1920年12月生,1938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5月入黨,歷任武漢鋼鐵公司副經理、經理、黨委第一書記,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兼任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副書記,省顧委副主任,省政協主席,1995年8月離休,2016年2月20日因病逝世。
沈因洛同志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始終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忠于黨的事業,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艱苦創業、廉潔奉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青年時期,他懷著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棄醫從戎,義無反顧踏上抗日救亡的戰場,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擔任武鋼主要領導近20年,他愛廠如家、以身作則、排除萬難、注重創新,影響并帶領武鋼人兩次創業,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讓武鋼一步一步走向輝煌。擔任省委領導期間,他顧大局,講團結,積極解放思想,深入基層調研和檢查指導工作,為我省改革開放事業嘔心瀝血、日夜操勞。擔任六屆省政協主席期間,他堅定擁護和認真貫徹執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團結帶領政協一班人和政協委員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問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推動了全省人民政協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為全省改革開放和各項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離休后,他始終對黨和國家的事業忠貞不渝,堅決擁護中央、省委的決定,理解支持在職同志的工作。他時刻關注國家和湖北的改革發展,勤于學習思考,深入調查研究,善于建言獻策,先后在從嚴治黨、“三農”問題、企業改制等方面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還惦記著湖北發展。他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仰,離休不離黨,堅持帶頭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積極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他對群眾滿懷深情,關心人民疾苦,堅持每年將一個月的離休費捐助給困難群眾,2015年還將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慰問金轉贈革命老區紅安縣的兩個貧困烈屬,先后向慈善總會、殘聯、老促會、希望工程和春蕾行動捐款14萬多元。他對自己和家人始終嚴格要求,從不為自己和親屬謀取私利,真正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他兌現33年前將遺體捐獻給國家醫學事業的承諾,“活著不爭利,死后不占地”,保持紅色基因,貫徹綠色理念,讓生命散發出人生最后一道光芒。沈因洛同志的模范事跡和崇高精神生動詮釋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全省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謀事、創業、做人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
沈因洛同志是我省共產黨員的杰出代表,是我省領導干部的時代楷模,是我省離退休老同志的優秀典范。他的先進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為充分發揮先進模范的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激勵和動員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為營造湖北發展的強大氣場,共同譜寫湖北發展的“長江大合唱”,省委決定,在全省廣大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向沈因洛同志學習活動。
學習沈因洛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他鞠躬盡瘁、不懈奮斗的崇高境界,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用一流的工作業績回報黨和人民的重托;學習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學習他至善至正、嚴于律己的高尚風范,責在人先、利居眾后,自覺踐行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和精神追求。
全省各級黨組織要認真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向沈因洛同志學習活動,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安排。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宣傳陣地,采取中心組學習、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座談會、讀書演講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習宣傳活動,迅速掀起學習熱潮。要把開展向沈因洛同志學習活動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紀念建黨95周年活動結合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加強黨性修養,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和“清廉為官、事業有為”的干部,為湖北在中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