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武漢市發改委獲悉,今年洪澇災害造成武漢市基礎設施直接經濟損失18.74億元,該市除修復受損設施外,還將同步啟動系列治水行動,系統、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
武漢市發改委表示,本輪汛情、災情反映出武漢城市排澇體系建設滯后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該市將啟動謀劃區域防洪、排澇、水資源配置和水系綜合整治等一系列“管長遠、補短板”的重大水利工程,系統提升城市水系、湖泊、渠系的排澇能力和調蓄功能,建設周期2年左右。
據介紹,此輪治水行動將著眼于“兩提升”。
一是提升防洪能力,構筑黃陂天河機場—盤龍城防洪體系,新洲舉水東河—邾城防洪保護體系,杜家臺分蓄洪區防洪工程等;對民垸湖堤實行分級建設和管理,推進退垸還湖進程。
二是提升排澇能力,加大城市排澇工程建設,完善中心城區骨干排水系統,新增抽排能力1325立方米/秒,改擴建干管、干渠246公里;實施湖堤、渠系、泵站、涵閘綜合整治,整體提升湯遜湖、童家湖—后湖、斧頭湖—魯湖、武湖、漲渡湖等重要湖泊和水系的排澇能力。
今年,武漢市受損基礎設施包括水利堤防、城鎮供排水、交通道路、鄉鎮學校、衛生院等不同類型。目前,該市已建立災后恢復重建需求項目庫,入庫項目233項。先期啟動181項,涉及除險保安、排灌保通、路橋保暢等最急迫的恢復性工程,包括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項目114項,涉及堤防、渠系、機站、水庫等;農村飲水30項,涉及農村供水管網、水廠等;道路橋梁37項,涉及農村公路的縣鄉道、橋梁、通村公路等。
(記者成熔興、通訊員程蕾)昨從武漢市發改委獲悉,今年洪澇災害造成武漢市基礎設施直接經濟損失18.74億元,該市除修復受損設施外,還將同步啟動系列治水行動,系統、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
武漢市發改委表示,本輪汛情、災情反映出武漢城市排澇體系建設滯后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該市將啟動謀劃區域防洪、排澇、水資源配置和水系綜合整治等一系列“管長遠、補短板”的重大水利工程,系統提升城市水系、湖泊、渠系的排澇能力和調蓄功能,建設周期2年左右。
據介紹,此輪治水行動將著眼于“兩提升”。
一是提升防洪能力,構筑黃陂天河機場—盤龍城防洪體系,新洲舉水東河—邾城防洪保護體系,杜家臺分蓄洪區防洪工程等;對民垸湖堤實行分級建設和管理,推進退垸還湖進程。
二是提升排澇能力,加大城市排澇工程建設,完善中心城區骨干排水系統,新增抽排能力1325立方米/秒,改擴建干管、干渠246公里;實施湖堤、渠系、泵站、涵閘綜合整治,整體提升湯遜湖、童家湖—后湖、斧頭湖—魯湖、武湖、漲渡湖等重要湖泊和水系的排澇能力。
今年,武漢市受損基礎設施包括水利堤防、城鎮供排水、交通道路、鄉鎮學校、衛生院等不同類型。目前,該市已建立災后恢復重建需求項目庫,入庫項目233項。先期啟動181項,涉及除險保安、排灌保通、路橋保暢等最急迫的恢復性工程,包括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項目114項,涉及堤防、渠系、機站、水庫等;農村飲水30項,涉及農村供水管網、水廠等;道路橋梁37項,涉及農村公路的縣鄉道、橋梁、通村公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