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強在我省考察記
□湖北日報記者 黃俊華 謝慧敏 江萌 李墨 胡弦
從秦巴腹地到長江之濱,從車城十堰到江城武漢。5月23日至24日,在我省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陪同下,不顧勞累、風塵仆仆,深入十堰和武漢的工廠車間、高新園區、項目工地,調研指導國企改革、結構調整、創新創業、城市建設等工作。
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國務院常務副秘書長肖捷,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國資委主任肖亞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黃守宏,總理辦公室主任石剛參加考察。省領導阮成發、傅德輝、曾欣,武漢市市長萬勇等陪同考察。
從紅彤彤、熱滾滾的爐火旁,到狹長逼仄的地下管廊;從工廠車間的生產一線,到重大項目的建設工地——一聲聲問候,傾注著總理對基層干部群眾的深切關懷;一句句囑托,傳遞出黨中央、國務院對湖北的殷切期待。
“總理為東風加油!我們也要為自己加油!”
十堰是東風公司發祥地,是世界級商用車生產基地。東風商用車公司重卡新工廠一期項目主體、年產4萬輛能力的重卡裝配線,2011年9月竣工投產。李克強首站來到這里考察。得知該廠秉承綠色生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目標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標桿工廠,李克強表示贊賞。
裝配廠五車間四班組,車間主任張立正帶領幾位工人師傅進行技術改造。李克強走上前,跟工人師傅打招呼。墻壁上,一塊寫著“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汽車精品”的牌匾,引起了李克強注意。他對工人師傅們說,汽車的每一個零部件,從制造到裝配,都有很大改造提升的空間。只有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才能出精品。一定要讓我們中國裝配的汽車,和國外裝配的汽車至少站在一個水平線上。
裝配生產線上,一輛輛新型重卡正有序組裝。“能不能邀請總理給我們東風汽車加油?”一位女工提出請求。李克強笑著接過油槍,一邊為汽車加油,一邊鼓勵說:“為東風加油,為中國制造加油,也為你們加油!”工人師傅們備受鼓舞:“總理為中國制造加油,我們工人也要為自己加油,咱們一塊加油,中國才能更富強。”
“你們是二汽的元勛,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先驅。”李克強還專門看望了東風公司建廠老領導、老專家、老工人。他滿懷深情地說,你們在大山溝里披荊斬棘建起一座現代化汽車城,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功不可沒。
營改增全面實施后,各界反應怎么樣?李克強來到十堰市農商行北京路支行,與銀行負責人和正在這里辦理業務的創業者、企業負責人親切交談,詳細了解營改增后的稅負變化。他強調,全面實施營改增,中央要求很明確,就是要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金融機構面對大量企業,如果稅負增加了,就有可能轉嫁到企業頭上,給企業增負,這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我們改革的目的、政策取向是給企業減負,銀行一定要把握這一條,絕不能因營改增增加企業負擔。稅務部門要服務金融部門,金融部門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適逢周一,十堰市民服務中心內人頭攢動,前來辦事的群眾絡繹不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落實得怎么樣?李克強十分關心。近年來,十堰市推出“權力、責任、負面、收費”四個清單,做到目錄之外無審批、清單之外無收費,李克強聽完情況匯報后強調,簡政放權就是以政府讓利換取市場紅利。入駐服務中心的政府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職能,讓群眾和企業辦事少跑腿。在藥監局窗口,李克強叮囑窗口負責人:食品藥品監管人命關天,管得住才能放得開,一定要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落到實處。
要保證企業多余人員轉崗不下崗、轉業不失業
武鋼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在武鋼“去產能”的重要關口,“總理來啦!”武鋼人倍感振奮。
上世紀70年代末投產的武鋼煉鋼總廠二分廠,曾創造出多個國內和世界第一。5月23日下午,李克強首先來到這里。廠房內爐火通紅,熱浪滾滾,李克強走進車間,仔細察看生產運轉情況。30多年過去了,車間和設備已顯得老舊不堪。
在一臺已停產的轉爐前,分廠負責人介紹,今年,在已淘汰完落后產能的基礎上,武鋼計劃主動退出煉鋼產能442萬噸、煉鐵產能319萬噸,涉及人員分流安置1萬人左右。
“去產能一定要堅決,技改創新要突破,人員分流要穩妥。”李克強語氣堅定:“困難是暫時的,相信武鋼一定能扛過去。”
2012年底建成投產的硅鋼四分廠,工藝流程先進,僅有幾名工人在現代化的控制室內通過軟件操控。李克強走進廠內,了解高端鋼的生產情況。得知武鋼在一些技術參數上與先進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李克強勉勵說,硅鋼是武鋼的拳頭產品,市場上是有競爭力的。目前我國高端鋼的市場缺口仍然很大,希望武鋼加大自主創新力度,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咱們開門見山,就說說你們有什么困難?需要國家支持什么?”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李克強直奔主題。
武鋼主要負責同志匯報:主要有兩大問題:一是富余人員多,二是債務重。
李克強當即現場辦公:把武鋼作為全國鋼鐵行業“去產能”的一個試點。“試點肯定會遇到困難,國家會加大支持力度,武鋼也要敢于先行先試,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也要拿出工作量來。”
他接著飽含深情地說,武鋼在歷史上給國家做出過重要貢獻,應該充分肯定。但眼下,鋼鐵行業的確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予以化解。“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一定要保證企業多余人員轉崗不下崗、轉業不失業,確有困難的人員,社保要兜底。”
“國有企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李克強指出,現在許多國企搞各種參股,層級多得有時連企業負責人自己都說不清楚。大都跟主業無關,而且影響了主業發展。要瘦身健體,須首先剝離非主業經營,然后要靠創新發展,特別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把主業做深做精。
“武鋼是國家隊,要控制一般產能。武鋼要干別人干不了的,這樣才能把主業做深做精,才有核心競爭力。”李克強提出殷切期望。
#p#分頁標題#e#“光谷”要做吸引天下英才的“天下谷”
創新創業,是李克強此次考察的一個重點。
武漢“中國光谷”是我國最大的光纖光纜和光電器件研發生產基地,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5月23日傍晚6時20分左右,李克強走進光谷展示中心,夢想東湖、光谷足跡、產業輝煌三個部分,全面展示了光谷模式取得的創新成就。在烽火科技展臺前,李克強握著武漢郵科院院長、烽火科技集團董事長童國華的手,親切地說:“你們的企業,我很熟悉。”
8年前,李克強考察時曾對烽火科技提出兩大期望:堅持自主創新、拓寬信息化市場。得知烽火科技入選英國《自然》雜志,在產業機構全球研究實力排名第38位時,李克強高興地說:“你們干得不錯。”
武漢華星光電總經理趙勇向總理重點介紹了三大獨特技術:鷹眼屏、智能節電、圓偏光屏。了解到華星的光電鷹眼屏技術起步像素高于蘋果6S手機屏、節電近40%,李克強鼓勵說,獨特創新技術開發出來后,要加快推進創新技術推廣與應用。
在人福醫藥展區,人福醫藥創始人、當代集團董事長艾路明介紹了人福醫藥的開放式研發產業化平臺及國際化發展。李克強鼓勵企業再接再厲,加快國際化步伐,帶動湖北生物醫藥產業取得更大發展。
從世界領先的激光器,到高精度北斗應用;從可彎曲的柔性手機屏幕,到VR虛擬現實體感穿梭機,光谷展示中心里,80多家企業的最新“雙創”成果,令人目不暇接。李克強邊走邊看,不時駐足詢問。
考察中,李克強聽取了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的簡要匯報,對光谷堅持“光谷在光,更在谷”的理念表示贊賞。他指出,沒有體制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就失去了土壤。只有海納百川的“谷”,才能延攬八方人才。希望你們不僅做中國光谷,更要做吸引天下英才的“天下谷”。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家認定的首批重點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目標是打造世界領先的存儲器企業。李克強來到公司集成電路潔凈車間生產線,關切詢問相關產品研發生產情況。得知公司20多人的研發管理團隊,成員來自美國、韓國、新加坡和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時,李克強笑著說:你們是個很國際化的團隊。
李克強說,目前中國做芯片的企業不少,但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發展步伐仍然較慢。希望你們在國內能夠讓國人用芯片用得放心、安心,而且將來走出國門、沖向世界,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
“在制造領域,管理是我們的一個瓶頸。”李克強叮囑武漢新芯總裁、執行長楊士寧說,希望你們發揮好國際團隊的優勢,摸索出更多好的管理經驗,在把自己這個廠做好的同時,將來向其它工廠推廣。
避免城市路面“開膛破肚”,消除“馬路拉鏈”
城市地下管道綜合走廊,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去年國務院作出部署后,武漢立即行動。
武漢中央商務區是我省第一個建成綜合管廊的區域,總長6079米,其中干線長3879米,支線長2200米。24日上午,李克強來到這里實地考察。
狹長逼仄的廊道里,兩側布滿鋼架和管線,工人們正在抓緊施工。李克強走上前,同他們親切握手,關切詢問工作進展情況。
看到這個在城市地下建造的空間,電力、通訊,燃氣、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將有效避免城市道路反復開挖,李克強說,發展地下管廊是城市品質提升重要舉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積極探索PPP模式,通過完善回報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地下管廊建設,有效避免城市路面動輒“開膛破肚”,消除“馬路拉鏈”。“我們的城市地上空間高樓林立,發展勢頭很好,但在地下空間利用的深度廣度上,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李克強對武漢市負責同志說,地下空間不僅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巨大潛在資源。“你們要用好這一資源,拓展新空間,再造新武漢。”
“總理先與我握了一次手,離開時又與我親切握手”
走出武漢新芯公司生產車間生產線的電梯后,李克強徑直走向人群。“總理老遠就跟我們打招呼,并主動伸出手跟大家握手問好。”武漢新芯公司總裁助理董東霞說,總理和大家對話熱情、親切,她興奮地摁下快門,記錄下這一個個瞬間。
這一天,霍宗亮被新芯公司同事們稱為最幸運的人。“總理先與我握了一次手,離開時又與我親切握手。”這位新芯三維閃存項目研發負責人興奮地說,“我們正處在技術研發的攻堅階段,總理的到來讓我們士氣大增。”
“總理鼓勵我們要以公司為基礎,做好武漢國家級存儲器基地這個項目,要做出中國自己的存儲器芯片。”霍宗亮說,總理對集成電路產業非常了解和支持,這讓他感到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我們第四代‘追芯人’面臨著時代的機遇,也肩負著責任和使命。”
“當時我正在地下作業,沒想到總理來到了身邊”
在一座小紅房子前,李克強駐足在一塊展板前,觀看中央商務區綜合管廊的布局,聽取武漢市綜合管廊建設的工作匯報。
“當時我正在地下作業,沒想到總理來到了身邊。”來自中建一局的機電組工人胡建軍見到總理后非常高興,當時他正戴著手套,站在桌面上做地線作業,看到總理來了,立即跳下桌子,脫下手套與總理握手。
正在與胡建軍一起工作的毛旭也非常激動,上前握住了總理的手。23歲的毛旭來自遼寧鐵嶺,今年初來到武漢,因工作繁忙,他一年只能回一兩次老家。他說:“我從來沒想過能見到李克強總理。”
李克強寄語在場人員,地下空間是巨大潛在資源,你們要用好這一資源,拓展新空間,再造新武漢。
毛旭說,雖然自己不是武漢人,但總理的話語,讓他覺得自己做的事十分有意義,再苦再累也值得。
“希望湖北挺起長江經濟帶的脊梁”
“這是我到中央工作后,第六次來到湖北。”此次來鄂考察,李克強由衷感慨:每次到湖北,都有新的印象、新的感受。“十二五”期間,湖北省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5年躍升3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位次躍升了11位。李克強說,這雖然是一些數字上的表述,但本身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內容。這些年來,湖北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拼搏奮進,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我對大家表示祝賀。”
展望湖北未來,總理提出殷切希望——希望湖北挺起長江經濟帶的脊梁,在全國發展大格局當中起戰略支撐作用。希望湖北在發展和培育新動能,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希望湖北打造我國內陸地區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新高地。過去湖北是中氣十足,現在不光是中氣十足,而且是底氣上升,相信湖北能夠打開更新的局面。”
李克強最后叮囑:希望湖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造福湖北人民。
李鴻忠表示,我們一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李克強總理此次來鄂考察為契機,把黨中央、國務院對湖北和全省人民的深切關懷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巨大動力,為服務全國大局、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資料來源于新華社、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