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頭條新聞
湖北省公布2024年第九批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典型案例
2024-10-31 09:32:59   來源:湖北生態環境

近年來,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持續開展嚴厲打擊污染源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檢查,利用平臺數據巡查、智能監控等手段,強化科技賦能,有力懲治了污染源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行為。為進一步鞏固工作成效,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現將各地2024年查處的第二批典型案例予以公布,并對武漢、襄陽、隨州、恩施、天門等地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辦案單位提出表揚。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包括:

案例一

天門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涉嫌篡改自動監測數據排放大氣污染物案

【案情簡介】

2024年1月11日,天門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對某新能源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并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對其生物質氣化鍋爐配套的CEMS開展比對監測。檢測報告顯示,該企業生物質氣化鍋爐的CEMS煙氣自動監測設備的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準確度均不符合《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75-2017)要求。

經調查核實,該公司對污染物排放濃度是否折算進行違規設置,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期間,手動將CEMS煙氣自動監測設備中污染物排放濃度的計算折算值從1修改為0(即從折算設置為不折算)共計111次,其中32次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數據超標進行修改,導致上傳到環境監管平臺的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全為實測值,涉嫌篡改自動監測數據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

【查處情況】

該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第二款“禁止通過偷排、篡改或者偽造監測數據、以逃避現場檢查為目的的臨時停產、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應急排放通道、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規定。

2024年5月20日,天門市生態環境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7號)第一條第七項的規定,將此案件移送至天門市公安局。

2024年5月23日,天門市公安局對該案立案偵查,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啟示意義】

天門市某新能源有限公司作為重點排污單位,存在僥幸心理,在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情況下,通過篡改CEMS煙氣自動監測設備系統參數的方式,上傳虛假監測數據,嚴重影響和干擾了生態環境管理秩序。在本案的查處過程中,天門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發現該公司違法線索后,迅速固定證據,與第三方檢測公司比對監測結果,形成閉合證據鏈,有效提高生態環境執法效能,精準打擊了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行為。

案例二

隨州某紙業有限公司涉嫌篡改自動監測數據排放大氣污染物案

【案情簡介】

2024年3月13日,根據國家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遠程監督幫扶推送任務線索,隨州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某紙業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檢查時,該公司停產檢修,但執法人員發現當事人燃煤鍋爐煙氣CEMS在線自動連續監測儀器正在運行,儀器顯示當前鍋爐廢氣氧含量與空氣中的實際氧含量相比明顯偏低,按國家相關規范要求進行示值誤差核查,當事人在線設備氧含量分析儀示值誤差約為-28.3%,超過技術規范規定的±5%誤差范圍。經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隨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現場比對監測,結果顯示儀器氧含量準確度為28.3%,也超過技術規范要求。

經進一步調查核實,發現當事人聘請的第三方運維公司于2023年11月21日下午15時開始對當事人的煙氣CEMS在線自動連續監測儀器進行維護,設定的氧含量標定值為16%。量程漂移校準前,儀器歷史數據顯示此時氧含量分析儀的測量值為18.42%(分鐘數據),此時量程漂移為9.764%,超過技術規范要求的±2.5%標準,但運維人員仍按16%進行了標定操作,且未進行任何檢查核查,直至本次運維結束,導致當事人鍋爐廢氣氧含量由13%陡降至10%。

【查處情況】

當事人涉嫌不正常運行煙氣CEMS在線自動連續監測儀器,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第二款“禁止通過偷排、篡改或者偽造監測數據、以逃避現場檢查為目的的臨時停產、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應急排放通道、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規定。

2024年4月19日,隨州市生態環境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7號)第一條第七項的規定,將該案件移送至隨州市公安局,由其開展后續調查,追究當事人及其運維單位和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2024年6月25日,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區分局對本案立案偵查,目前正在偵辦中。

【啟示意義】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持續開展大氣監督幫扶工作,通過多個平臺數據綜合研判,交辦企業異常數據線索。本案中,隨州市生態環境部門迅速出擊,根據交辦的異常線索,鎖定環境違法問題,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有力打擊了嚴重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同時,隨州市生態環境部門和公安機關加強“行刑銜接”,在案件移送、立案偵辦過程中,形成會商機制。同時,按照公安機關的要求,隨州市生態環境局委托有資質檢驗檢測機構對公安機關扣押的當事人16%氧含量標氣進行了大氣質譜數據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該標氣的實際氧含量為22.3%,作為案件重要證據被公安機關采用。

案例三

恩施某污水處理廠涉嫌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排放水污染物案

【案情簡介】

2024年5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通過湖北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綜合管理平臺(以下簡稱省平臺)發現,恩施州建始縣某污水處理廠廢水排放口COD、氨氮、總磷等自動監測數據超標或者臨近超標時,數據大幅下降。經調取該廠廢水自動監測站房內的視頻監控數據,發現該企業工作人員多次將氨氮、COD自動監測設備采樣進水管插入裝有不明液體的塑料水瓶中代替實際水樣進行檢測的情況,疑似干擾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

2024年5月21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會同恩施州生態環境局及恩施州和建始縣公安、住建等部門現場配合,采用“四不兩直”的方式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企業自動監測站房內氨氮、COD自動監測設備下方蓋板內有一個500mL的飲料瓶(空)和1100mL礦泉水瓶(內有三分之二不明液體),采樣進水管線松動。經問詢,該廠工作人員承認因擔心出水超標,多次將純凈水和出水按1:2比例混合后的水樣裝入塑料瓶中代替實際水樣進行檢測。

【查處情況】

該污水處理廠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條“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規定。

2024年6月19日,恩施州生態環境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7號)第一條第七項之相關規定,將該案件移送至恩施州公安局。

2024年6月24日,恩施州公安局作出立案決定,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

【啟示意義】

(一)強化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結合運用,精準鎖定違法行為。本案中,執法人員通過對省級污染源智能監控平臺的視頻資料、省平臺可疑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精準發現環境違法問題線索,并采取“四不兩直”開展現場檢查,固定現場物證、書證,體現出新形勢下生態環境執法方式不斷創新,執法效能不斷提高的良好勢頭。

(二)強化內部的上下協同配合和與其他部門的左右聯動,高效打擊違法行為。省生態環境廳提供的污染源智能監控視頻資料和對應時段自動監測數據的研判為本案的調查處理奠定了堅實的證據基礎;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公安機關、住建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一同開展勘察取證、調查詢問,固定現場證據和證人證言不過夜,并專題召開案件研判會議,為案件順利移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強化普法宣傳力度和依法懲戒,切實提升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意識。本案中,該廠工作人員在沒有任何經濟利益驅動的前提下,通過更換水樣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的行為,其主觀意識是讓上傳的監測數據達標,達到順利通過考核、減少領導批評的目的,問題根源在于工作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導致盲目行事。這就要求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普法宣傳教育力度,從而提升行業從業者的法治意識。

案例四

武漢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篡改自動監測數據排放水污染物案

【案情簡介】

2024年6月,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利用數據智能分析模型,對武漢市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排污許可重點管理單位武漢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廢水排口化學需氧量(COD)與氨氮自動監測數據異常,且與流量關系矛盾,初步懷疑該公司替換自動監測設備水樣。

2024年6月18日,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聯合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江岸區分局執法人員對該公司突擊檢查,發現其廢水總排口正常排水,化學需氧量(COD)、氨氮自動監測設備的采樣探頭放在一水桶里;pH值采樣探頭上套有塑料套頭,套頭內有存水,上述探頭均未實時監測企業實際外排水樣,涉嫌篡改自動監測數據。經監測人員現場對廢水總排口、沉淀池、生產車間溝渠、倉庫外溝渠分別進行采樣,檢測結果顯示生產車間溝渠、倉庫外溝渠pH值超標。經調查核實,第三方運維單位運維人員曾多次發現該公司更換自動監測設備水樣,并曾通過微信向該公司相關人員發送過《關于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取樣口造假的告知函》。

【查處情況】

該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條“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規定。

2024年9月3日,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江岸區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7號)第一條第七項的規定,將該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2024年9月7日,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對該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刑事立案偵查,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

【啟示意義】

(一)非現場監管+模型分析查找可疑線索。本案中,執法人員分析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異常監測數據,引入第三方公司建立模型預警,精準鎖定問題線索。

(二)充分準備+周密部署抓住違法現行。發現線索后,執法人員提前做好準備,確定好企業排口位置與排水時段,制定詳細計劃后突擊檢查直奔企業廢水排放口,當場發現了企業造假行為,同時組織監測人員開展取樣監測,并對自動監測設備進行核查,進一步固定相關證據,防止證據滅失。

(三)分化瓦解+斗智斗勇突破關鍵口供。面對違法事實,企業與運維公司互相指認,執法人員提前將企業與運維公司分開調查,并聯合公安部門提前介入,對有關人員全面排查詢問,最終通過第三方運維公司提供的有力證據鎖定排污企業的造假嫌疑,排污企業承認其主觀故意,并交代了造假行為的實施人。

案例五

襄陽某磚廠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

【案情簡介】

2024年9月27日,襄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通過查詢湖北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綜合管理系統,發現棗陽市某磚廠廢氣自動監測設備自2024年5月21日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監控設備聯網后,系統顯示連續129天數據缺失。襄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會同棗陽分局執法人員,在自動監測專家的輔助下立即對該磚廠進行現場核查,發現該廠頁巖磚隧道窯烘干、焙燒正常生產,廢氣自動監測設備數采儀電源處于斷開狀態。經調取該廠廢氣自動監控CEMS煙氣自動監控設備歷史數據,顯示該廠2024年5月至9月期間隧道窯廢氣有組織排氣筒(DA002)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因子出現多次超標現象。后經對該廠有組織廢氣進行手工檢測,結果顯示二氧化硫排放濃度折算值分別為231毫克每立方米、202毫克每立方米、224毫克每立方米,均值超過許可排放限值。

經進一步查實,該磚廠2023年、2024年被納入襄陽市大氣監管重點單位名錄。2024年1月16日,方某、徐某簽訂租賃經營協議,從事頁巖磚制造和經營活動。實際經營人方某在該廠廢氣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調試合格后,以該磚廠名義于5月17日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聯網,并于5月21日與湖北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系統聯網。因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方某主張自動監控設備數采儀不插物聯卡,不傳輸污染物排放數據。9月23日,因第三方運維公司對該廠采樣探頭進行反吹需要電源,方某遂將數采儀電源插頭拔掉,直至執法人員9月27日上午現場核查時,該磚廠自動監控設備數采儀電源仍處于斷開狀態。

【查處情況】

該廠廢氣自動監測設備數采儀電源仍處于斷開狀態,自動監控數據缺失,導致上傳至湖北省污染源信息平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數據失真的違法行為,符合《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方法》(環發〔2015〕175號)第四條第八項 “篡改監測數據,系指利用某種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故意干擾環境監測活動的正常開展,導致監測數據失真的行為,包括以下情形:……(八)故意改動、干擾儀器設備的環境條件或運行狀態或者刪除、修改、增加、干擾檢測設備中儲存、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或者認人為使用試劑、表樣干擾儀器的”規定。

2024年10月28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棗陽分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7號)》第一條第七項的規定,將案件移送至棗陽市公安局。

2024年10月29日,棗陽市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之規定,決定立案偵查。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啟示意義】

(一)全面調查取證,及時精準打擊。自動監測設施造假行為隱蔽性強,性質惡劣。本案中,涉案人員反偵查意識強,故意不按規定在監控站房安裝攝像頭,以逃避打擊,給取證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執法人員通過調取微信聊天原始記錄,分析自動監控CEMS煙氣自動監控設備歷史數據、開展手工檢測、對重點人員反復調查詢問,說透法理,說明事理,說通情理等,及時破解案件辦理中的難題,夯實證據基礎,形成有效完整證據鏈,達到準確追究重點排污單位和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二)強化信息研判,優化執法效能。襄陽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充分運用自動監控大數據平臺分析研判,從大量數據中排查發現違法線索,讓數字說話、讓科技發力,提升精準發現問題的能力。執法人員針對自動監控數據異常線索直擊現場,及時有效固定證據,打好“線上+線下”聯動執法的組合拳,實現全面優化執法效能,有力打擊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行為。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 亚洲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 天天爽天天摸日本一区二区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国产 | 亚洲精品福利色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