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吾愛吾鄉·郭沫若題寫“屈原故里”六十周年紀念暨第三屆“花果同枝”名家采風文藝活動在湖北省秭歸縣的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啟幕。本次活動由湖北省攝影家協會、秭歸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以紀念郭沫若題寫“屈原故里”六十周年為契機,通過鏡頭語言展現秭歸的歷史文脈、生態奇觀與鄉村振興成就,吸引了省內外數十位攝影名家和本土文藝工作者共同參與。
活動留影
活動伊始,在悠揚的楚樂聲中,屈原祠前展開了包括《秭歸高腔》《鳳凰展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書法家現場揮毫重現了郭沫若當年題字的風采,演員們身著傳統楚服吟誦《離騷》,與三峽大壩的現代風貌構成了一幅跨越千年的美麗畫卷。
隨后,采風團深入被譽為“中華屈氏第一村”的萬古寺村,捕捉到了一系列充滿文化與科技融合氣息的畫面,如“屈原”扮演者與古風少女共誦《橘頌》以及無人機助力臍橙智慧采收等場景。
《中華屈氏第一村》江漢攝
活動中,攝影家們聚焦秭歸臍橙產業與文旅融合發展:水田壩鄉“農文旅體融合”示范區將果園變景區、農房成展館,橙香與詩香交織的產業圖景躍然鏡頭;鏈子崖險峻地貌、西陵峽壯闊風光、青灘渡口繁忙場景等自然人文景觀,成為攝影創作的鮮活素材。活動還捕捉到電商直播間“屈原”與網紅聯袂帶貨,記錄臍橙產業鏈帶動12個億元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詮釋“一果帶百業”的富民傳奇。
湖北省文聯副主席馬尚云在采風現場表示,秭歸以“花果同枝”為意象,既呈現臍橙“一樹春秋”的生態奇觀,更象征屈原精神與時代脈搏的共振。攝影名家的作品將通過互聯網資訊平臺、短視頻平臺傳播,助力屈原文化“破圈”。未來,湖北省攝影家協會將持續關注秭歸,以影像為媒推動屈原文化創造性轉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文藝力量。
秭歸縣文聯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活動是“吾愛吾鄉”系列文藝品牌的重要一環,后續將聯動美術、文學等藝術領域深化創作,持續擦亮“屈原故里”金名片。(通訊員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