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不能把我們小區也改造一下?”“我們小區下水道也經常堵塞。”“這兩年政府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把一些歷史違建拆除了,我們的居住環境都比往年更加敞亮了,社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付出了許多艱辛,我們都看在眼里。以后社區只要有需要,我們都會一起盡力,為社區的發展出謀劃策……”近日,荊州市荊州區西城街道通會橋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持續推進,居民在召開的“圓桌”會議中發出真切心聲。
商討廣播局宿舍舊改事宜的圓桌會
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持續推進,“圓桌”會議已經成為通會橋社區解決居民需求和協調居民矛盾的重要方法。有什么事情,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圍坐一起”商量;有什么矛盾,居民找到社區工作人員“圍坐一起”協商解決。
通會橋社區召開廣電小區老舊改造拆違協調會
“我們小區舊改工程已接近尾聲,但是電動車飛線充電的問題依然存在安全隱患,能不能讓社區幫忙聯系安裝充電樁,徹底消除這個隱患?”育才巷16號的居民找到社區工作人員,“圓桌”會議又一次開啟。居民“圍坐一起”商量解決辦法,社區鏈接資源,居民代表自主聯系,因地制宜,最終由居民自行商定安裝方案,推動隱患消除。
舊改過程中現場協調
通會橋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在實踐中探索出“圓桌”議事會的高效工作模式,讓更多的群眾參與,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持續深入推進社區治理能力體系建設工作,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增添治理動力、化解治理壓力,增強社區居民的參與感、使命感、歸屬感,最終有效推動基層治理創新。(來源:荊州市荊州區西城街道 通訊員常宇)